分類: 植牙
大笑不怕掉假牙 All On 6找回張口自信(2017/10/2自立晚報)
(記者黃秀麗臺北報導)長期的牙周病、蛀牙、缺牙未補,咬合功能不良,或其他外力因素而導致牙齒缺損,都是造成全口缺牙問題的成因。新當代牙醫診所院長宋志豪醫師表示,常見的全口活動假牙穩定性與固持力不佳,咀嚼時容易搖晃,甚至嘴巴過度用力(如:大笑、唱歌),都可能使假牙位移或掉出,十分不便。
缺牙患者最佳的口腔重建方式是植牙手術,但對於植牙區塊骨量不足的患者而言,傳統植牙手術前須經歷漫長疼痛且價格昂貴的補骨手術,若骨量極度缺乏或嚴重萎縮者,甚至無緣接受植牙治療,只能長期忍受使用不便的活動假牙。宋志豪醫師說明,傳統全口活動假牙是利用金屬鉤掛在旁邊的牙齒,飲食後或睡覺時,需取下沖洗並浸泡水中;活動假牙在咀嚼食物時,咬合力量只有固定式假牙的30%,不易咀嚼牛排等較有嚼勁的食物;此外,長期使用活動假牙也會造成牙床吸收、假牙鬆動,曾有一起案例是配戴活動假牙的女性,在游泳過程中因活動假牙脫落而噎死。
除了全口活動假牙外,還有沒有新的方式能治療全口少牙甚至無牙呢?新當代牙醫宋志豪醫師解釋,All on 6意指使用6個人工植體提口全口牙齒咬合,是一種現代牙科手術技術,這項技術就像蓋「斜張橋」,適合需大量植牙或全口重建的患者。這種缺牙治療方式,是將植體精準地嵌入頜骨中,用以固定整個上、下牙橋,並在植體的基礎上鑲嵌假牙。因應亞洲人體質和飲食習慣,宋志豪醫師改良All on 4發明人Dr. Malo的概念,增加兩隻植體,改善All on 4易斷裂的缺點,並研發出新式All on 6植牙技術。由於使用六支植體即能提供全口咬合功能,可以省去傳統植牙患者需經歷長時間多次補骨或補牙肉手術的困擾。在植入植體一至三天後即可裝置固定式假牙,患者不必擔心術後無牙可用,可以立即享用美食的喜悅及燦爛的笑容。最重要的是,假牙清潔也變得更容易,讓患者口腔清潔和假牙維護的過程更簡便。
All On 6全口重建植牙技術擺脫傳統活動假牙的問題,擁有更好的穩固性,也可避免大量缺牙後,臉形凹陷或變形的問題。宋志豪醫師提醒,為達到治療後最佳成效,手術後可搭配高壓氧治療,加速傷口癒合,另外,一定要選擇經驗豐富的醫師,及配有專業設備的診所進行手術,才能讓手術更順利。(自立晚報2017/10/2)
資料來源:http://www.idn.com.tw/news/news_content.php?catid=4&catsid=2&catdid=0&artid=20171002joanne015
人工植牙也怕牙周病 醫籲重視術前評估(2017/9/26中央社)
發稿時間:2017/09/26 11:38最新更新:2017/09/26 13:30
(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26日電)台南市一名女子接受人工植牙手術後,陸續出現牙齦發炎、萎縮的狀況,近年來人工牙根裸露。經確診為植體周圍炎,移除人工牙根重新處理,醫師呼籲應重視植牙前的評估。
奇美醫學中心牙醫部牙周病科主治醫師官語晨今天在院內衛教宣導會中表示,這名40歲的女子因牙肉腫痛流血、發出異味求診。問診後發現患者曾在10年前到診所接受上顎前牙區植入3支人工牙根,但假牙完成後,陸續有牙齦流血、發炎的狀況,這幾年牙齦漸漸萎縮。
官語晨表示,因金屬螺紋狀人工牙根外露,讓病患覺得自己笑起來會活像個機器人,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經檢查後發現,病患的植牙區域缺乏角化牙齦(植體周圍軟組織);造成細菌及食物殘渣堆積不易清潔,合併周圍嚴重骨吸收,確定罹患植體周圍炎,相當於人工植牙的牙周病。
她說,由於發炎破壞齒槽骨太嚴重,經移除人工牙根後再徹底清創;原本建議重新進行補骨、補肉手術,再重新植牙,但病患最後選擇改用活動假牙。
官語晨指出,人工植牙雖已是技術發展純熟的治療方式,但若沒有做好術前評估及必要改善,仍有可能出現類似這名病患的狀況。
她說,在植牙手術前應先評估缺牙區齒槽骨的質量及角化牙齦的有無,不夠的骨頭和牙肉都有機會透過手術改善。過去有些病人不了解為何植牙需要多次手術而心生畏懼,事實上這些額外的手術都很精細費工,「軟硬兼施」才能維持植體長期健康穩定。1060926
資料來源:http://www.cna.com.tw/news/ahel/201709260093-1.aspx
植牙非萬靈丹 患者應視需求慎選醫師有保障(2017/9/20 ETNEWS)
記者林雁茹/台中報導2017/09/20 16:50
近年來,植牙已被視為缺牙治療的普遍選項之一,也有一些不同的聲音在牙醫界掀起一陣波瀾。《牙醫對你做了什麼?》這本書的作者,根據個人行醫手扎整理出對於口腔治療的觀點,他認為植牙問題多,並提出治療牙周病應是針對剩下的牙根進行根管,並做一整排假牙來治療,而非透過植牙來填補缺牙。此說法一出,許多牙科醫師紛紛加以反駁,認為與目前牙科文獻及臨床知識有所牴觸。
為何有些牙醫會建議搭配植牙方式來治療牙周病?植牙真的危險嗎?牙科醫師林克承對此表示,患者須先釐清牙齒與牙周病間的關係,缺牙會導致鄰近部位的骨頭萎縮,以及其他原生牙因受力不均而位移崩壞,導致牙齒壽命縮短、牙菌斑滋生,出現牙周病,並使治療效果打折。
林克承認為,將全口咬合調整好才是治癒牙周病的關鍵。透過植牙將植體植入牙周後,齒槽骨會停止萎縮,對於周邊原生牙亦可提供骨頭支撐效果,相當於牙周病的補骨作用。此外,透過植牙將缺牙填補,也能使咬合更均衡,減緩原生牙負擔。
針對植牙的潛在風險與問題,林克承解釋的確存在,但透過精進技術與更謹慎的方式去面對,就能將植牙風險降至最低。例如植牙最怕傷到神經血管或穿孔,因此安全植牙首重精準鑽孔定位,而手術導引板則是精準鑽孔定位的關鍵所在,也是植牙未來趨勢。
結合4D斷層骨質掃描儀技術及口內彩色影像掃描的新式手術導引板,可讓醫師在植牙前了解患者口腔內的骨頭形態與神經血管位置、骨質及鼻竇等資訊,預先做好植牙角度、深度、植體大小、位置等規畫,並利用這些數據客製出數位動態手術導引板,讓醫師能精準將植體放到正確位置,大幅降低穿孔或傷及神經血管風險,相較於傳統電腦斷層掃描攝影,缺乏口內牙齦(牙肉)軟組織資訊,新式手術導引板精確度大幅提升,植完牙後的牙冠也更符合期待。
有關植牙患者常見的發炎問題,林克承指出,植牙後數年出現發炎症狀其實是由於採用黏著式固定假牙,其黏著劑難以清潔,易導致牙齦腫脹,但卻很少患者會了解。此問題可透過螺絲固持式假牙來克服,所謂「螺絲固持式假牙」是透過客製化人工琺瑯支台齒及牙冠將假牙固定,方便醫師日後可將假牙拆卸進行清潔,避免發炎並延長植牙壽命。
此外,患者往往只會留意植體與假牙材質,而忽略連結植體及假牙的接頭也扮演著植牙壽命的關鍵一環。林克承說,此接頭叫做支台齒,由於每個人的牙床條件、齒槽骨、牙齦寬厚度都不同,但過去支台齒尺寸有限且僅提供金屬材質,因此易造成清潔死角、咬合不適、敏感或美觀等潛在問題。傳統固定的支台齒,未以牙齦高低客製化,因此假牙與植體及牙齦間無法密合,易導致細菌滋生;而透過3D齒雕技術客製化人工琺瑯材質的支台齒,則可避免這些問題,且能提升植牙彈性與耐受力,避免傷害對咬牙且不刺激牙齦。
林克承提醒,成功根治牙周病的關鍵在於缺牙重建及穩定咬合,讓全口牙齒皆處於穩定不動的狀態。透過手術導引板、螺絲固持式假牙與客製化支台齒的全面客製化治療,可將植牙風險與問題降至最低,並將缺牙治療方式單純化。而不是為了不植牙反去磨損原生牙,並大費周章製作十多顆假牙,卻仍無法抵擋牙菌斑滋生與牙周病的反覆發作。
資料來源:https://www.nownews.com/news/20170920/2610269
All-on-4一日全口速定植牙疑慮多 專管師有問必答(2017/8/11健康醫療網)
2017/08/11 08:49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宜蘭一名40多歲女性,患有嚴重牙周病,上顎幾乎無牙、下顎多顆缺牙,長期配戴活動假牙,平常都不敢開口笑,原本非常害怕看牙齒的她,經由專管師安撫情緒,慢慢能夠定期回診治療,醫師進一步建議採取All-on-4一日全口速定植牙;如今,牙齒恢復美觀,每次回診臉上充滿笑容,看牙也不再感到恐懼。
專管師專業諮詢與安撫情緒 女病患放心治療
新竹開業牙科診所的牙醫療程專案管理師陳郁婷指出,該患者非常害怕看牙醫,才導致牙齒、牙周狀況不良,第一次到診間諮詢時,顯得非常緊張、焦慮,醫師問診也都沒有回應,後續經由專管師持續地線上通訊軟體做即時療程問題諮詢,和電話聊天關懷、安撫情緒,終於慢慢放下心中顧慮,進而選擇相信醫師制定的治療計畫,積極配合回診治療。
All-on-4一日全口速定植牙 牙齒立即恢復美觀
這名患者先接受了牙周治療後,醫師考量患者口腔狀況,以保留患者自然牙為第一,於是建議她上顎採取All-on-4一日全口速定植牙,而下顎就以多顆植牙的導引式植牙手術方式。專管師陳郁婷表示,術後當天,她患者先裝上臨時的固定式假牙,牙齒立即恢復美觀與進食;後續經過6至10次回診,大約半年的時間,再裝上正式假牙,順利完成植牙療程。
全口重建疑慮多 專管師隨時解答
選擇全口重建的患者,幾乎都是非常害怕看牙,對於All-on-4一日全口速定植牙療程充滿許多疑慮;專管師陳郁婷觀察發現,包括手術的成功率、手術如何進行、手術時間、療程時間,以及術後是否腫脹、疼痛,能否正常上班、進食等問題;其實,當患者治療或牙齒有任何問題、疑慮,隨時都能找到專管師獲得詳細的解答。
專管師陳郁婷解釋,All-on-4一日全口速定植牙療程,相較於單顆植牙,對於齒槽骨的需求量較低,即使長期缺牙、配戴活動假牙的患者,也都不需要補骨來等待4至6個月的骨頭生長時間;另外,手術當天即可裝上臨時固定式假牙,恢復正常的咀嚼功能。
專管師掌控植牙療程 患者個人小管家
專管師陳郁婷進一步說明,由於全口重建療程較複雜,專管師會負責管理患者的牙齒狀況、治療程序、過去治療資料統整,以及手術療程的詳細說明、問題討論;另外,協助患者預約看診時間、安排治療時間表,讓患者順利完成療程;術後持續追蹤患者的牙齒狀況,並教導正確清潔,就像是植牙患者個人專屬的牙醫小管家。
資料來源:http://times.hinet.net/news/20380458
人工植牙保有真牙又增新牙(2017/8/3台灣新生報)
2017/08/03 00:00
動假牙有其先天限制,人工植牙剛好能解決活動假牙問題。執業牙醫師李國源昨表示,人工植牙可免除缺牙時做假牙而磨損兩側真牙的情況,如此就能達到既保有真牙,又能增加新牙的目的,讓民眾又多一項選擇。
李醫師指出,人工植牙是在口腔內缺牙的部分,植入牙科植體作為人工植牙,以此牙根為基礎,有助恢復原來缺失的牙齒,以及正常咀嚼功能。雖然現代牙科發展可以製造出非常合適的活動假牙,但基本上,活動假牙仍有先天上的限制與缺點。
李醫師舉例指出,例如許多人對於使用活動假牙感覺到「假假的」,特別是戴假牙可能看起來比較老,讓人覺得沒自信,而且喪失了真牙,可能降低口腔咀嚼功能。此外,全口配帶活動假牙時,享受美食快感也可能大為減低,部分人有時還會出現反胃、想吐的感覺。
全口假牙常會受到舌頭及頰側肌肉的牽動,變得不夠穩定,有時會引起牙床疼痛、不方便進食、說話出現發音障礙等;人工植牙可使人有類似真牙感覺。
經過人工植牙後的假牙,可望免除許多配戴活動假牙的不方便,也沒有一些活動假牙的金屬勾環所引起的美觀障礙或蛀牙等問題。不過植牙還是有缺點,如植牙治療時間比較久,價格也比較貴。
資料來源:http://times.hinet.net/news/20335910
植牙慎選醫師 不被五花八門宣傳術語蒙騙(2017/7/19 NOWNews)
記者楊晴煦/台北報導2017/07/19 11:32
50餘歲康姓婦人因長期受缺牙所苦,講話頻頻漏風,打麻將喊東風像西風。為擺脫她的漏財人生,決定拿她積蓄多年的私房錢,找一間號稱有專業牙醫團隊的小診所進行植牙手術,結果卻因骨本不足,導致植體鬆動,假牙大晃特晃,半夜疼痛難耐,叫苦連天。
在友人協助下,康姓婦人轉診進行二次植牙修復,收治這名患者的禾睿牙醫診所院長呂睿庭醫師表示,建議缺牙的民眾還是要補牙,缺牙不僅外貌不美麗,更會影響健康,導致咀嚼困難、齒列傾倒,甚至臉部變形等後遺症。目前幾乎每間牙科診所都有植牙項目,由於植牙手術費用並不便宜,患者進行植牙前,應多家評估,切勿被快速植牙、便宜植牙等宣傳術語蒙騙。貪圖便宜的同時,在口腔內埋下的不只是植體,而是更大的隱憂。
呂睿庭醫師認為,現代社會講求效率,各行各業走向SOP作業,分工越來越精細。以醫療業來說,也有所謂一條龍團隊,由牙助拍攝口腔X光照、牙醫師進行手術評估與安裝植體、假牙,技師製作假牙等,表面看似分工合作,實際上需要高度默契與同步進度追蹤,想要達到完美植牙,並非每間診所都做得到。
以康姓婦人的案例來說,患者潔牙習慣不佳,有嚴重牙周病,牙齒搖晃掉落形成缺牙。先前雖接受植牙手術,但貪圖快速植牙方便,不但沒有先治療好牙周病,高齡婦女的骨本流失,也是導致植體不穩、植牙失敗的原因。呂睿庭醫師重新幫她治療牙周病、補骨粉、採用雷射植牙,經過耐心的客製化植牙手術,大約3周後,患者再度擁有健康美麗的牙齒。
根據財團法人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的叮嚀,民眾可參考健保署網站的「健保醫療品質資訊公開查詢」,輸入牙科診所名稱,可得到近年資料,包括:牙齒填補2年保存率、根管治療1年完成率等,不僅極具參考價值,同時可避免被裝潢亮麗的診所蒙蔽欺騙,畢竟門面不能代表醫術實力。
呂睿庭醫師呼籲,隨著科技進步,民眾植牙有儀器輔助,可以大幅度降低失誤,更重要的是慎選專業、植牙臨床經驗豐富的醫師,才能提高植牙成功機率,同時減少醫療糾紛。此外,民眾於植牙後,仍必須服用消炎藥、耐心等待植牙傷口完全癒合,並養成良好潔牙習慣,善用牙線、洗牙機,每半年回診洗牙一次,才是保持健康口腔的最佳方法。
資料來源:https://www.nownews.com/news/20170719/25904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