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ndrew

暴食患者竟變「無齒之徒」狂吃引發嚴重蛀牙(2019/05/30 TVBS)

記者 李宜蓉 報導 2019/05/30 20:09

所謂的「進食障礙」,它是一種精神疾病,常見的暴食症與厭食症都屬於進食障礙,而這個症狀除了造成心理負擔之外,還會引發口腔問題。日本牙齒師統計發現,依賴甜食或長時間進食的暴食症患者,蛀牙率超過7成;如果慣性催吐,更會讓胃酸侵蝕琺瑯質使神經外露,甚至無法咀嚼食物,導致窒息危險。

美食當前,絕大多數人都難以抗拒。

前NFL球員 魏爾:「怎麼樣妳的表情說明了一切。」

但一道道令人垂涎欲滴的好料,對進食障礙者來說,卻是一種折磨。

NHK記者:「這位是長年治療進食障礙的步美小姐,今年35歲。一整年都戴著口罩過日子。」

1年365天都戴著口罩,這位步美小姐防的不是外來病菌;而是不敢以真面目示人,因為她的牙齒幾乎都不見了。

進食障礙患者 步美:「沒有牙齒之後,我的人生完全變了樣。」

步美小姐患上的是暴食型進食障礙,她在18歲時嚮往成為一名音樂人,卻在追夢路上大受打擊,出現暴飲暴食的症狀。

進食障礙患者 步美:「基本上就是狂吃甜食,像是甜麵包、餅乾,塞了一堆然後挖吐,再吃下一堆再去吐。」

不但罹患過度進食,又只對甜食感興趣,造成步美小姐嚴重蛀牙,28歲時,上排牙齒已經被蛀光。

進食障礙患者 步美:「我完全停不下吃這件事。」 看見掉了牙的自己,壓力隨之而來;感到煩躁不安的她,於是又無止盡地大吃甜食,惡性循環之下,最後整口牙都沒了。

進食障礙患者 步美:「我真的很想好好吃飯。

享受美食、快樂地進食,但我都做不到,結果(壓力)讓我吃得又更多了。」 得了進食障礙,導致缺牙的步美小姐,至今仍無法順利就業。牙科醫師嚴正警告,進食障礙其實不只是單純的心理疾病,更是會引發難以想像的口腔問題。

日本齒科大學副教授 大津光寬:「如果是過度進食,可能會持續2-3個小時吃不停,就算吃的量很少,口中仍會長時間呈現酸性,變得容易蛀牙。」 吃多吃少對牙齒都會造成傷害,牙醫師針對87名進食障礙者做調查,發現有63人的蛀牙狀況,比健康者來得還多,齲齒發生率高達72%,當中30%的人更是屬於重度損害。

NHK記者:「嘔吐時的胃酸使牙齒內側被侵蝕,造成神經外露;也有患者因為蛀牙無法完整咀嚼,食物卡在喉嚨導致窒息,對生命造成危險。」 為了幫助進食障礙者接受治療,牙醫也在齒科研討會上,分享暴食患者的牙齒狀態。

日本齒科大學副教授 大津光寬:「(催吐時)患者會把手進嘴裡,手背會碰撞到門牙,多次之後手會磨傷,之後就改用手指催吐,久了會形成一個繭。」 醫師表示,除了檢查手背上有沒有長繭,也能觀察牙齒內側的侵蝕痕跡,初步判斷是否可能患有進食障礙。

日本齒科大學副教授 大津光寬:「牙醫若能瞭解進食障礙者的口腔特徵,就能發掘尚未求助精神科、心理內科的患者,最理想的就是進而讓他們求診心理內科,講得嚴重一點,也是能救患者一命。」

牙醫師強調,進食障礙患者就診時容易隱藏病情,但只要花點心思,就能發現患者在進食方面的異常,以引導輔助求診相關科別。

資料來源:https://news.tvbs.com.tw/focus/1141457

41歳的老外身體5大器官多重衰竭 兇手竟然只是1顆蛀牙(2019/05/29台灣新生報)

2019-05-30

我們常聽說「某某人因為多重器官衰竭而宣告不治」,代表當人體的重要器官失去運作功能後,就會面臨生命危險,甚至有臨床統計顯示,人體只要有4個重要器官衰竭,死亡率就達到100%,結果日前中國大陸竟出現一個身體5大重要器官同時衰竭,最後被成功救活的神奇病例,更引人注意的是,造成病患從鬼門關前走一回的病因,竟然只是一顆蛀牙而已。

造成5大器官衰竭,只是因為一顆蛀牙
日前有大陸媒體報導,指出在廣州有一位41歲的老外Michael Horvath,在當地生活了14年,也娶了當地的女子成家立業,結果在4月初出現高燒持續一周,很快出現呼吸急促、胸悶等症狀,結果在妻子的陪同下到醫院求診,原以會只是一場感冒,吃點藥就會好轉,沒想到急診室醫師問診後就發現情況不妙,他呼吸急促,肺部有雜音,馬上要求「留院觀察」。

一天不到,Michael的病情迅速轉重,被送進了急診室加護病房(EICU),醫護人員加裝了高流量氧氣治療系統,加強擴管、利尿,並於次日凌晨插管呼吸、再進行抗感染、抗心臟衰竭等緊急治療後,結果情況仍持續惡化。

4月10日,醫生使出了包括抗感染治療、冰毯降溫、增強免疫、連續性血液透析(CRRT)、改善電解質紊亂、營養支持、護胃抑酸等在內的多重症搶救方法,但他的病情仍在不斷加重。

到了4月12日凌晨,Michael已經出現了包括心腦肺肝腎等5個器官的功能衰竭的狀況,體內病毒感染無法控制,還發生了敗血症與感染性休克,再次出現血壓降低、全身大汗等症狀。最後,在動員全院各科醫師通力搶救下,終於救回Michael的性命,他在住院54天之後,才順利康復出院。

感染性心內膜炎若未及時治療,死亡率達30-50%
而在治療的過程中,醫師檢查病因,竟然發現Michael有一顆蛀牙和中耳炎,口腔科專家會診證實那顆僅殘留牙根的爛牙就是導致他差點死亡的元兇,讓Michael因此得了感染性心內膜炎(IE)。而感染性心內膜炎是一種嚴重的心血管疾病,一旦引發瓣膜結構毀損,不及時進行手術的話,病患死亡率高達30-50%。

為何一顆蛀牙就會造成5大器官衰竭?
那為什麼只是一次普通的發燒,再加上蛀牙,就會演變成如此兇猛的病情?

其實,臨床研究早就證實,牙周病與心內膜炎等多種心臟疾病密切相關。牙周病患者的口腔含有大量細菌毒素,仿佛一個「細菌存儲基地」,一旦細菌毒素經傷口進入血液循環系統,不但會造成牙齦發炎出血、牙齒鬆動移位等口腔病症外,還與心內膜炎,心肌梗塞和冠心病等心臟疾病有密切的關係。

嚴重牙周病者心臟病發作的風險則要比正常人高出53%
根據臨床統計,牙周病導致牙齒脫落並繼發其他疾病,一般健康的成人有32顆牙齒,如果牙齒少於21顆的人,心臟病發作的風險比正常人高出69%。有嚴重牙周病者心臟病發作的風險則要比正常人高出53%。此外,國外學者的研究結果指出,急性心肌梗塞或冠心病的患者比同年齡、同性別的非冠心病者,患有牙周病的比例更高,也更為嚴重。

牙周病會加重糖尿病與引進幽門螺旋桿菌
附帶一提的是,牙周病對人體危害,還不止於心臟,因為血液中的病菌毒素及炎症因子會降低胰島素的敏感性,影響血糖控制,所以牙周病還會加重糖尿病。此外,牙菌斑是幽門螺旋桿菌的儲存庫,隨吞嚥而進入胃部,會引發慢性胃炎、胃潰瘍,甚至胃癌。

所以,千萬別小看一顆蛀牙對人體帶來的可怕健康威脅,平時一定要養成口腔衛生習慣與做好正確的潔牙保健,並且定時進行檢查與洗牙,以確保牙齒的健康,進一步保護體內的各個重要器官。

資料來源:https://heho.com.tw/archives/50255

假牙材質 視原齒缺損狀況選擇(2019/05/29台灣新生報)

【記者蔡清欽/台南報導】2019年5月29日 上午12:00

民眾常因蛀牙、牙齒斷裂或缺失,而需要裝假牙。成大醫院口腔醫學部林孟瑤醫師指出,講究假牙的美觀效果,要建立在健康的組織及良好咀嚼功能的基礎上。如果一昧追求美觀,忽略牙齒狀況,做出不合適假牙,可能引起繼發性齲齒或牙周疾病等問題,得不償失。

林孟瑤表示,現代人對於牙齒美觀的要求越來越高,臨床上牙齒缺損的復形材料選擇,除了考量牙齒缺損狀況、所需強度大小外,也都會注意美觀上需求。

以往給人外觀好看但不耐用印象的陶瓷材質,隨著科技的進步,使全瓷復形物兼具適當強度、良好生物相容性及能夠達到與自然牙相似等優點,漸成為主流,被廣泛應用於陶瓷貼片、嵌體、傳統固定式假牙及植牙支持之固定式假牙等。

針對牙齒不同的缺損狀況,修補的方式與使用的材料會不一樣。林孟瑤說明,像齒質缺損範圍不大且非主要受力區,像前後牙較小的窩洞填補常用複合樹酯作為材料。對於缺損範圍過大或位於需要長期承受咀嚼力的區域,有體積聚合收縮、邊緣微滲漏、強度不足等現象的複合樹酯,就比較容易產生填補物斷裂、磨耗、變色及二度齲齒的情形;陶瓷鑲嵌則有優異的生物相容性、較佳的物理強度,更適合缺損範圍較大的病人。

林孟瑤醫師強調,在接受假牙治療時,應與醫師討論並配合維護口腔清潔及定期檢查,才能使假牙發揮盡善盡美的效果。

資料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E5%81%87%E7%89%99%E6%9D%90%E8%B3%AA-%E8%A6%96%E5%8E%9F%E9%BD%92%E7%BC%BA%E6%90%8D%E7%8B%80%E6%B3%81%E9%81%B8%E6%93%87-160000231.html

口臭消不掉、刷牙會滲血? 醫師警告可能是兩種病和「這種癌」(2019/05/24 ETtoday健康雲)

2019年05月24日 10:0 文/每日健康
陳怡惠醫師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牙周病科主治醫師

「醫師,我最近被家人發現有口臭的問題」、「醫師,我最近常常口臭,會不會是火氣大?」、「醫師,我最近常常口臭,會不會是牙周病?」

臨床牙周病科門診中,從最一開始大多數人求診之主訴多為牙齒動搖、牙齦發炎或刷牙容易流血等症狀,但隨著大家牙科保健知識的增加,有愈來愈多比例的患者,主動意識到自己有口臭的問題,甚至影響到自己與他人之社交生活,進而前來門診求診。

造成口臭之原因主要是由於口腔內的細菌分解蛋白質,並且釋放出具有難聞氣味之硫化物,而這些細菌多存在於舌頭表面的乳突纖維之間,而造成口臭之原因可分為外因性及內因性兩大類,外因性包括煙、酒或刺激性食物,如:洋蔥、薑,如果本身有口乾問題,亦可能因唾液量減少而有口臭之問題出現。

內因性部分可分為因口腔疾病或其他全身性疾病造成兩大類,其中因口腔疾病造成口臭的比例約佔90%,其他10%可能是因全身性疾病的關係而造成口臭,其中全身性疾病泛指如腸胃道疾病(胃食道逆流、胃癌)或呼吸道疾病(鼻腫瘤或慢性鼻竇炎等等)等病人,所以如果自己發覺有口臭之問題,除了可至牙科進一步諮詢,亦可先審視自己是否有上述之問題,如有,亦須同時一併處理,方能達到改善口氣不佳之問題。

而口腔疾病造成之口臭,原因包括口內不適當之補綴物、口腔衛生不佳、牙周病或口內感染等原因造成,而日常生活中,可藉由哪些方式來預防口臭呢?

維持好自身的口腔衛生,清潔時亦須同時刷刷舌頭

一、戒菸

二、定期口腔檢查及洗牙

三、多喝水

四、睡覺時不可戴著假牙,假牙亦應確實正確之清洗

如何治療及改善口臭?

簡單來說,口腔中最易造成口臭的原因主要為口腔衛生不良及牙周病,一旦發現有口臭問題,建議可尋求專業牙醫師以求進一步尋找原因,如經診斷並非因口腔疾病造成,則建議會診耳鼻喉科或內科醫師一同尋找原因,以求徹底根治口臭之問題。

資料來源: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90524/1451592.htm

糖尿病高血糖免疫力差 罹患牙周病風險高3倍,有這些症狀當心(2019/05/23華人健康網)

【華人健康網 記者洪毓琪/台北報導】 2019年5月23日 18:32

糖尿病病友注意!血糖控制不佳,除了會造成視網膜病變、腎病變、神經病變3大併發症外,牙周病也是不容小覷的常見共病之一!口腔醫學科醫師表示,根據統計糖尿病發生牙周病的機率,約為一般正常人的3倍;且有牙周病困擾者,有很高的機率也有糖尿病問題,兩者呈現雙向關係,值得注意。

別小看血糖和口腔健康關聯性!醫:糖尿病與牙周病有雙向關係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口腔醫學科顏瑞瑩主治醫師表示,自己在臨床門診發現,有不少病患常因牙肉腫脹、牙齒鬆動等牙周病問題,造成吃東西不方便,前來求診的案例。而針對這些病友,若詢問他們:「平常是否有在吃降血糖的藥?」常會得到肯定的回覆。如果進一步問:「那你上一次檢查糖化血色素數值是多少?」得到的答案通常都比8%大。

倘若,對方回答:「我沒有在吃降血糖藥」,那我多半會建議患者「應該去掛個號抽血,檢驗看看血糖」而下次病患回診時,往往會驚訝的表示,血糖檢驗結果確實有異常,不是處於糖尿病前期階段,就是經確診有糖尿病問題。不過,之所以臨床上常有上述情景出現,除了是牙周病專科醫師的直覺與經驗外,最根本的原因仍在於糖尿病與牙周病間的關係真的很密切!

糖尿病友罹患牙周病機率是一般人3倍 且傷口復原慢更易惡化

不過,為什麼血糖控制不佳,容易罹患牙周病的風險呢?顏瑞瑩醫師解釋,這是因為牙周病的成因,是因為口腔內細菌分泌毒素、引起發炎反應,破壞牙周組織導致。換言之,牙周病可以視為一種感染或發炎現象。而當人體因糖尿病長期有高血糖問題,便容易引起人體免疫系統改變、失衡,使得糖尿病患者對於外界病菌、感染物的抵抗力下降,讓身體長期處於發炎狀態,這些都與上述提到的牙周病成因不謀而合。

所以,糖尿病患者有牙周病問題的機率約為一般人的3倍之多,且糖尿病病史越長,牙周病的程度也會越嚴重。再加上,糖尿病患者因膠原蛋白代謝異常的關係,導致其傷口容易惡化且復原能力降低。因此,一旦有牙周病,病情也會進展的較快速,比一般人嚴重。倘若,口內又有植牙,發炎、感染的機會也會大大提升。

但口腔醫學科醫師又是怎麼看待、處理牙周病合併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呢?顏瑞瑩醫師分享,相關研究指出,有嚴重牙周病的糖尿病患者,往往也有血糖不易控制的問題。故臨床上多會建議糖尿病患者患者,除了配合糖尿病的飲食控制、藥物治療,也應養成定期到牙科門診,進行全口牙齒檢查及牙周治療的習慣,唯有雙管齊下,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能對血糖控制及牙周病病況的控制,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

糖友、牙周病患者能進行口腔手術嗎?這些事要先處理好

至於外界常擔憂糖尿病患者能進行口腔手術嗎?顏瑞瑩醫師指出,一般來說,血糖控制良好的糖尿病患者,在牙科治療的考量上與一般患者無異。在血糖控制良好、牙周狀況得到控制的情形下,治療效果也與一般人相似。

不過即便如此,仍建議民眾如果有考慮進行牙周手術、補骨手術或植牙治療的需求,最好還是先至牙科門診做進一步的評估。若經確認患有牙周病問題,則必須先進行牙周治療及其他感染控制,才能進一步施作侵入性較高的手術,也相對較有保障。

資料來源:https://top1health.com/Article/237/75262

擁有迷人微笑曲線 新式隱形矯正免拔牙(2019/05/20健康醫療網)

2019-05-20 記者林怡亭報導

牙醫師林峻皓表示,目前運用隱形牙套科技,可大幅減少矯正拔牙比率,根據觀察,許多患者透過隱形牙套科技,重現迷人微笑曲線,自信大增。

「林醫師,我以前矯正牙齒,拔了4顆牙,我兒子牙齒這麼亂,矯正真的不用拔牙嗎?」一位15歲男高中生因上排有顆牙齒擠在其他牙齒後方,造成齒列混亂、牙齒空間過於擁擠,男高中生的父親正焦急詢問解決策略。牙醫師林峻皓表示,矯正牙齒,不一定得拔牙,新式隱形牙套科技,運用「溫柔的力量」為牙齒爭取足夠矯正空間,進而讓牙齒排列恢復整齊、美觀,孩子也能擁有迷人微笑曲線,並提升自信。

隱形牙套 大幅減少矯正拔牙機率

林峻皓醫師指出,過去傳統矯正牙齒,將近6到7成的患者需要拔牙,為了讓左右兩側受力均勻,多爭取牙齒矯正空間,常需要拔除兩顆牙或四顆牙,但一拔牙,若沒有仔細將上下排牙齒對齊,有時候口腔力量結構反而受到干擾,很容易影響咀嚼與臉部外觀,所以特別需要花時間將咬合對好,治療費時費工。現在運用隱形牙套,可保留患者良好的牙齒,拔牙比率下降將近5成,原則上患者只要一星期換一次新牙套,就可達到矯正效果。

若以橡皮筋做比喻,傳統矯正牙齒需要使用鐵線,而鐵線就好像一圈粗橡皮筋,緊緊箍住牙齒,在剛開始幾天,力量最大,患者往往也最不舒服,清潔時也非常不方便,很容易藏汙納垢,大約一個月後,鐵線力量鬆弛,必須換一條新線,患者就得重新忍受不適。而隱形矯正的方式就像是使用細橡皮筋,雖然彈性力度不如粗橡皮筋,但可以持續更換,一直維持輕微的彈性使牙齒在些微力量下持續進行移動改變,配戴起來更舒適。

溫柔矯正牙齒 患者不適大幅減輕

至於隱形牙套的作用方式是採用包覆牙齒,因為接觸面積大,施加的力量可以更小更輕柔,能持續發揮牽引、矯正力量,一星期後,隨著牙齒位置變動,再換一副新牙套,矯正力量更精準有效,矯正效果也能延續下去。「隱形牙套所帶來的溫柔力量,看不見!但非常強大!」林峻皓醫師說,透過隱形牙套矯正技術,患者不舒服感覺可大為減輕,由於牙套可輕鬆取下,清潔也簡便許多。

林峻皓醫師指出,進行牙齒矯正技術前,以3D數位影像科技進行評估,模擬牙齒矯正前後位置與治療成效,並擬定治療計畫,與患者的溝通也就更清楚、更流暢,患者一目了然,對各項資訊也更能清楚掌握。

此外,矯正牙齒不只可以改變牙齒排列,也可修飾臉型,讓臉型趨於黃金比例。林峻皓醫師解釋,矯正牙齒最重要的參考是:臉型、嘴巴與牙齒排列三者要互相協調。像額頭、臉部中段與下巴比例若為1:1:1,視覺上便更為協調,其他重點包括,前牙要有適當長寬比例,上排露出8顆美齒左右為佳,且上排牙齒切端若能與下唇線連線近乎平行,微笑曲線就顯得更有魅力。而現在有一部分女性會為了法令紋而困擾,事實上在進行矯正評估時,也應該要將牙齒對於前嘴唇以及嘴角的支撐做足夠的考量,為患者量身打造最適宜的移動方式。

定期接受口腔健康檢查 避免牙齒凌亂影響自信

林峻皓醫師也提醒,口腔健康與一個人的健康息息相關,曾有日本研究發現,一個人的缺牙數量與老年失智症風險呈正比,缺牙數量越多,失智風險也越高,而且缺牙導致的咬合失調也會影響身體平衡,所以研究中也指出缺牙越多,高齡者跌倒的風險越高。因此民眾一定要多注意口腔健康與口腔清潔,並定期接受口腔健康檢查。另一方面,幼童只要開始長牙,就得密切追蹤牙齒生長,一發現牙齒生長、排列異常,就盡早接受醫師的評估、必要時早期接受治療,避免牙齒排列凌亂影響自信與咀嚼功能。

資料來源: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2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