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植牙
缺牙不補害好牙!植牙新技術減負擔(2018/5/3優活健康網)
2018年5月3日 下午2:00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嚴重齲齒、牙周病造成缺牙,或是跌倒、撞到牙齒掉落,患者多半都會面臨到植牙的選項,傳統植牙在最後的假牙製作時需要印模,耗時又辛苦;隨著3D數位牙科技術發展,現在牙醫師利用數位口內掃描機,紀錄患者口內狀況就可以取代傳統印模,不僅大幅節省假牙製作時間,品質也更加精確美觀,最快一日就能完成假牙製作。
缺牙不補恐致後患無窮
中壢植牙醫師梁嘉元表示,因齲齒、牙周病造成缺牙的患者佔絕大多數,其不僅造成外表上的不美觀,還可能影響到日常咬合、發音、咀嚼等功能,甚至使其它完好的牙齒歪斜、脫落。而過往缺牙都是以做牙橋、活動假牙替代,但因需要修磨自然牙齒,且容易出現異物感,常常讓患者苦不堪言;隨著技術的進步,植牙在現今蔚為風潮,且更能被大多數人接受。
3D數位植牙位置精準 一日就能重建
植牙是缺牙患者的選擇之一,其藉由醫師將人工牙根透過手術置入於缺牙區的齒槽骨內,讓人工牙根成為安裝牙冠的根基,待人工牙根與齒槽骨骨整合,接著將假牙接上,讓牙齒重建成猶如原本的牙齒一樣自然;而傳統在製作假牙冠時,通常需先讓病患咬模,印製石膏模,加上送齒模往來的時間,往往需耗時一個星期的時間。梁嘉元醫師說,隨著科技的進步,現在有了3D數位植牙新技術,不僅不再需要傳統的取模方式,且最快就能在一日內完成假牙製作,為病患省去大把時間。
植牙一次到位 數位化科技讓品質更升級
梁嘉元醫師解釋,3D植牙技術是指術前利用3D電腦斷層掃描,在電腦上重現的原貌,並可立體翻轉檢視口腔缺牙狀況,精確評估缺牙區齒槽骨的寬度、高度,接著透過數位手術導板做更準確的植牙定位,提升植牙成功率,植牙後利用3D數位口腔掃描儀及全瓷牙冠數位研磨機製作全瓷假牙,一切都藉由數位化的方式讓牙齒重現往日的功能及外觀。
此外,梁嘉元醫師強調,傳統植牙靠的是醫師的手感及經驗,而3D數位植牙技術的出現,就如開車使用導航機,能更精準的定位人工植牙體的位置、大小,成為醫師的第三隻手,加上可避免傳統印模程序的不適,減輕患者看診負擔,讓缺牙問題在短時間內獲得改善,同時能達到預期的美觀效果,不再因為缺齒問題羞於見人,因此對患者而言無非是一大福音。
植牙技術結合數位牙科 治療更有效率
在過往案例中,梁嘉元醫師曾收治一名飛機維修員來植牙,該名患者因為牙周病造成缺牙來就診,因其職業關係,對機械概念相當好,因此對於3D數位植牙技術感到相當好奇,最後在醫師的說明及建議下,接受3D數位植牙,讓他終於恢復一口皓齒。梁嘉元醫師說,植牙技術結合數位牙科,這一條龍的服務,讓醫師在進行植牙手術時,更加如虎添翼。
資料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E7%BC%BA%E7%89%99%E4%B8%8D%E8%A3%9C%E5%AE%B3%E5%A5%BD%E7%89%99-%E6%A4%8D%E7%89%99%E6%96%B0%E6%8A%80%E8%A1%93%E6%B8%9B%E8%B2%A0%E6%93%94-060000241.html
植牙並非人人適合 這4種情況要注意(2018/3/28健康傳媒)
健康傳媒 2018/03/28 00:00
缺牙危機不容小覷,但植牙真是唯一首選嗎?隨著現代人對口腔健康的重視,植牙已成為現今坊間鼓吹治療缺牙的最佳方式,除了能排除傳統牙橋磨損前後牙的缺點,還可增加穩定性,以致越來越多缺牙患者選用植牙治療來取代傳統牙橋治療,但真的每個人都適合做植牙嗎?
牙醫師何明吉指出,關於植牙,門診中最常見的兩種情況,一是醫師建議患者植牙,但病人不肯拔牙或堅持用假牙治療,至於不願意接受植牙的原因,大多是怕痛、治療時間太長及擔心費用昂貴等。對此,何明吉說明,通常醫師建議患者做植牙,就代表其牙周狀況可能不適合做傳統假牙,由於做傳統假牙時,須先將缺牙旁邊的牙齒修磨,此時若患者本身的牙周狀況已經不好,修磨之後的支柱牙,可能會因損傷而無法達到支撐效果,長時間下來反而越缺越多顆,假牙也越做越大組,得不償失。
至於第二種常見情況則相反,有些病人不適合植牙卻仍堅持要做,何明吉表示,雖說與傳統假牙相較,植牙確實有許多優點與方便性,但不代表人人都適合做。下列四種人就不適合貿然進行植牙:首先是牙齒骨缺損太嚴重的人,不建議立即把植體放進去,植牙就像蓋房子,地基要穩,上面的房子才會穩;因此,這類患者會建議先做補骨治療、打好地基後,植牙才能有足夠穩定性。其二,是有傷口癒合問題的人,如糖尿病患,此類患者比一般人更容易發炎,口腔內的糖分、細菌量可能也相對較多,建議植牙前一定要先給醫師評估,術後更要仔細留意傷口照顧。
第三,是有血液相關疾病,或是服用抗凝血等藥物的患者,由於植牙屬手術,多少會有出血現象,建議此類患者術前、術後都要仔細評估,必要時則須先停藥一段時間後再來進行手術。第四,服用骨質疏鬆相關藥物的人,由於植牙需靠生成的骨頭將牙根抓緊,服用此類藥物的患者,其代謝狀況會減緩,以致骨頭無法生成,此時若貿然植牙,反而會萎縮導致植牙牙根掉落,打進去的洞也可能會慢慢擴散而壞死,因此建議這類患者,需先停藥半年至一年,再進行植牙手術較為安全。
植牙非人人適合,但何明吉也強調,隨著現在醫學發達、補骨手術進步,植牙的適用範圍還是相當廣泛,重點在於術前的謹慎評估及術後的清潔照護。每個人口內狀況不同,很多患者喜歡找他人或網路上所謂的「省錢」植牙,也不願直接找專業醫師做諮詢評估,最後不但沒省到,還花了更多金錢與時間。何明吉呼籲,想要擁有一口好牙非難事,重點在於植牙前的停看聽,尋求醫師做術前專業評估,才能得到最佳的治療成效。
資料來源:https://times.hinet.net/topic/21610825
植牙不再怕失敗 高壓氧植牙有效降低感染機率(2018/2/23自立晚報)
2018年2月23日 上午10:10
(記者黃秀麗臺北報導)經過了數十年的技術創新,民眾普遍接受了植牙這項技術,但植牙失敗的案例仍然時有所聞,又以牙齦組織感染及植體與周圍骨整合失敗為主要原因。新當代牙醫診所院長宋志豪醫師表示,高壓氧可大幅降低傷口感染的機率並加強植體與齒槽骨自然結合。
高壓氧經常應用在手術後傷口癒合、幫助血管的新生、膠原纖維母細胞生長縮短術後恢復期。亦可增加白血球吞噬能力,可以降低傷口感染的機率。宋志豪醫師表示,牙齒裡的細菌大多為厭氧細菌,而高壓氧可以抑制這些細菌的活躍程度。另外,一般的植牙在術後都免不了傷口腫脹的問題,而高壓氧改善傷口血液循環,輕微使血管收縮,消除水腫避免腫脹的困擾。
高壓氧最早是用於治療潛水夫病和一氧化碳中毒的病患,近年來才用於使用在醫美以及牙醫技術上面。高壓氧利用類似太空艙的壓力艙,在完全密閉的空間內,利用氧氣將艙內加壓,並在同時供給患者百分之百的純氧。
這樣的植牙方式,提高了安全性,也能保障患者擁有健康的牙齒,但宋志豪醫師也補充,在進行植牙及高壓氧輔助治療的時候,首先是要注意自己是否適合接受高壓氧的治療,未經治療的氣胸、以及未經治療的惡性腫瘤患者是禁止接受高壓氧治療的,另外諸如懷孕以及有心肺弁鉬棆牧漲悀H也要避免接受高壓氧治療。此外,在接受高壓氧治療之前,不可擦髮油、上妝、擦乳液,也不可以穿著人造纖維的衣物,更不可以攜帶打火機、香菸等易產生靜電或火花等物品進入壓力艙內。
最後,宋志豪醫師提醒,在接受高壓氧治療後,少數患者因壓力變化會感覺耳朵不適,如耳鳴、嗡嗡聲。只要嘗試吞口水、打哈欠,或用手捏住鼻子,做擤鼻涕的動作,就可以平衡壓力舒緩耳鳴。(自立晚報2018/2/23)
資料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E6%A4%8D%E7%89%99%E4%B8%8D%E5%86%8D%E6%80%95%E5%A4%B1%E6%95%97-%E9%AB%98%E5%A3%93%E6%B0%A7%E6%A4%8D%E7%89%99%E6%9C%89%E6%95%88%E9%99%8D%E4%BD%8E%E6%84%9F%E6%9F%93%E6%A9%9F%E7%8E%87-021021974.html
導引式人工植牙 搭配螺絲固持式植牙假牙更有保障(2018/2/7健康醫療網)
2018/02/07 09:17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一名38歲竹科工程師,本來想要做一口的好牙,但最後因為口中7、8顆人工植體位置亂七八糟,術後根本無法裝假牙,原來是牙醫師沒有預先設計未來假牙預定的位置,就用徒手方式植牙,才造成植體嚴重歪斜。這名工程師想要擁有一口好牙,未來勢必需要將人工植體全部拔除重做,白花大錢又惹得一肚子氣。
徒手植牙缺點多 易植體歪斜、有後遺症
牙科醫師饒庭伃表示,徒手植牙有許多先天性的缺陷,高度受植牙醫師經驗的影響,又由於人手的穩定性因人而異,要精準植入設定位置的難度較高而造成植體偏斜,進而影響假牙位置及美觀;而光憑肉眼評估病患的齒槽骨狀態進行植牙,可能方向判斷錯誤,傷及神經、鼻竇,造成鼻涕倒流、眩暈等症狀,或是嘴唇、舌頭麻痺等後遺症。
導引式植牙 位置精準、安全性高
饒庭伃醫師比喻,植牙就像蓋房子,重點在於先畫好設計圖再打地基,地基必須穩固且根據設計圖的位置進行。隨著醫療科技發展,植牙搭配手術導引板,可精準定位植牙位置,尤其進行前牙美觀區、或是多顆植牙治療時,每顆植體都需位於正確位置,使用導引式手術較能克服植牙偏斜的狀況,達到預期的美觀效果,且許多時候手術不需翻瓣,傷口小、癒合快、安全性高。
病患進行導引式植牙前,首先利用傳統或是數位化口內掃描機進行印模,再進行3D電腦斷層掃描,確定齒槽骨狀態、神經、鼻竇及牙齒的位置,經過3D影像重疊製作手術導引板。饒庭伃醫師強調,使用手術導引板定位,能夠精準的定位人工植體的位置、方向、深度,未來就能夠依照設計圖,設計美觀及功能完整的假牙,許多醫學文獻都已經證明了這個論點。
螺絲固持式植牙假牙 方便維護、清潔
饒庭伃醫師指出,安裝假牙有黏著式及螺絲固持式。黏著式假牙是將假牙以黏著的方式,固定在種植體基台上,萬一假牙發生破裂或是基台螺絲鬆脫,只能拆除重做;而螺絲固持式假牙,則是將假牙以螺絲直接鎖在植體上,假牙上有維修孔,能夠隨時拆卸,方便維護、清潔,並延長植牙壽命,是屬於長期使用,便於維修的一項選擇,照顧得好使用一輩子都有可能。
李俊瑩醫師補充說明,因為螺絲固持式假牙有一個維修孔,所以必須用樹脂填補,製作難度及費用都較高。相對於黏著式植牙假牙的製作簡單及較低的價格,建議患者可以跟醫師討論,並參考醫師的意見做最後的決定。
全鋯冠假牙 耐用又美觀
現代人追求美觀,植牙使用全瓷冠假牙為主流。饒庭伃醫師說明,全鋯冠假牙的材質為高強度的二氧化鋯,屬於一種強化瓷,不易破裂,美觀且不含金屬成份,生物相容性較高,不會造成金屬游離及金屬長期在口腔內的疑慮,可避免牙齦變黑、過敏,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民眾及牙醫師選擇這種材質來做假牙。
資料來源: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6721
植牙學問大 上顎不傷鼻竇、下齒槽應避開神經(2018/1/19今日新聞)
記者陳鴻謙/台北報導2018/01/19 10:04
一名陳姓女子缺牙導致進食不便,植牙時因醫師誤判填植骨粉後的牙床高度,進行左上顎骨鑽洞時,不慎鑽穿鼻竇,造成植牙後出現鼻涕倒流、臉頰偶現疼痛的後遺症;另一位患者張媽媽做完人工植牙手術後,植牙部位疼痛,吃止痛藥也無效,右邊嘴唇及下巴一直出現麻麻的不適感,經詳細診斷發現植體植入過深,不慎傷及下顎神經,上述兩例都是植牙不慎造成的負面結果。
坊間植牙種類林林總總,還有業者標榜各種快速、微創等植牙方式,消費者應多方比較,做出聰明的選擇。禾睿牙醫診所院長呂睿庭強調,植牙實屬精密手術,與齒槽骨深度、寬度和密度息息相關,若上顎植牙前發現骨床高度低於植體長度時,目前的技術已可以在植牙時合併使用上顎竇提竇術來增加高度,達到最佳的安全距離並保護上顎竇。
至於造成鼻竇區骨床不足的原因為何?呂睿庭指出,包括有上顎後牙區感染重度牙周病、骨頭被侵蝕嚴重,或牙根發炎引發牙根尖囊腫、或缺牙太久導致骨床萎縮,以及拔牙時骨床破壞過多,卻未加以修補者。
大多數的患者在下顎後牙區骨頭的條件比上顎區要佳,需要補骨者相對較少。不過呂睿庭認為,下顎補骨最困難的是補足的高度必須避開神經,或在齒槽骨鑽孔植入植體時,應與下顎神經管上方保持安全距離,以免傷及下齒槽神經;也有不少相關的植牙期刊文獻,主張下顎區植牙應留2mm的安全距離,就是避免可能造成神經傷害的後果。
以往植牙手術只能依照X光判斷牙骨床厚度,若判讀錯誤,就容易產生醫療疏失。呂睿庭表示,現今已可使用3D全口電腦斷層,可以清楚顯示患者口腔影像,準確評估骨質受損狀況。於術前製作手術定位模板,使牙床骨的植體定位在最佳位置、並調整正確咬合,再合併現場監看系統,讓醫師可一邊植牙一邊監測,將植體準確植入適當位置,也能預防上顎鼻竇被打穿和傷及下顎神經,或是植入太淺不穩固的危險性,大幅降低植牙失敗率並減少醫療糾紛。
要想植牙成功必須循序漸進,按部就班完成,首先應先確定植牙區域穩定,牙周病患者可選擇低疼痛度的水波雷射來治療牙周病變,降低感染發炎;缺牙越久則缺骨越嚴重,而缺骨特別嚴重者,應先補骨促進骨頭再生,讓牙床骨有足夠條件後再進行植牙。若一味貪小便宜選擇快速植牙,得當心植體容易鬆脫,欲速則不達。
呂睿庭也提醒,植牙前患者應明確告知是否有鼻竇炎的病史,以利植牙補骨的考量判斷,植牙後的患者應避免抽菸,並切實做好口腔清潔,術後記得定時回診,才能及早發現問題、及早補救。
資料來源:https://www.nownews.com/news/20180119/2684533
醫病》咬1口雞塊門牙斷 微創植牙幫忙不缺牙(2017/12/19自由時報)
2017-12-19 13:59
[記者王秀亭/台東報導]台東阿美族林小姐咬一口雞塊,竟把上排門牙咬斷,擔心等待假牙製作期間影響「門面」,台東馬偕醫院口腔顎面外科醫師張哲綸利用高階電腦斷層掃描及3D影像微創植牙,讓原本傳統植牙需至少半年的缺牙期,縮短到術後就能擁有不缺牙的門面。
「都是便當裡的雞塊惹的禍,這口雞塊價值好幾萬元。」林小姐表示,今年4月間因吃雞塊,造成上排一顆門牙斷,牙醫師檢查後,因骨頭斷裂無法保留,需拔除斷齒避免感染,決定以植牙取代傳統的牙橋,原以為要花好幾個月時間才能讓門牙不空缺,想不到手術後空缺的牙齒已補回。
張哲綸表示,傳統植牙以2D平面X光面的顯影,及患者齒列石膏模型來「臆測」適合植牙的穩固位置,第一次先麻醉拔除斷牙,須等四個月到半年傷口癒合後,再第二次麻醉手術,將牙肉切開植入鈦合金牙根,再等三個月到半年,才能製作牙冠,補齊缺口。
張哲綸指出,隨著科技進步,微創手術近年來也運用在植牙技術上,利用醫院及高階電腦斷層掃描技術及細部3D影像科技,先設計好鈦合金植體可植入的位置與走向,手術更精準,若狀況許可,拔牙同時就能植入鈦合金植體,再套上臨時牙冠,沒有大傷口,也不會傷到上下顎骨重要的神經血管。
張哲綸表示,電腦斷層3D掃描的微創植牙手術在西部都會區逐漸普遍,但台東縣目前僅有兩家醫療院所可進行此種手術。
資料來源: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2875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