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ndrew

牙周病搭全口咬合治療 一掃顳顎關節痛陰霾(2019/05/15今日新聞)

記者陳鴻謙/台中報導 – 2019-05-15 14:07:57

50多歲張姓台商,因為顳顎關節疼痛至牙醫求診,並自訴長期牙周病,導致上下後排臼齒掉了8顆,造成咬合高度降低且牙床變窄,原本前排牙齒用來咬麵條,但因為後面缺牙,而必須承擔咀嚼角色,長期下來暴牙嚴重,上下排前牙外暴,活像電影裡的牙擦蘇。目前透過結合牙周病與全口咬合治療,擺脫偏頭痛、顳顎關節疼痛等困擾。

張先生看到媒體報導牙周病會引發心臟疾病,想到自己因為心肌梗塞而暈倒,急救後裝了心臟支架,擔心牙周病會讓心臟問題雪上加霜,變成二尖瓣脫垂高風險族群,於是下定決心尋求牙科醫師協助,接受完整治療。

牙醫師林克承表示,心臟病患者是牙科治療的高風險群,所以擬定治療計畫時特別與張先生的心臟科醫師溝通可否停藥進行牙周病治療及植牙。在治療技術部分,考量患者須避免出血,於是選擇水雷射治療牙周病,配合手術導引板,不需切開牙齦,甚至無須縫合,大幅降低手術風險。

對張先生來說,扣除僅剩的8顆牙齒,至少必須再植20顆牙齒,為降低因為停藥帶來的心臟病風險,手術過程採用「自體細胞活化術」以促進傷口癒合。術後隔天傷口無疼痛感,經心臟科醫師確認後即恢復用藥,張先生不用擔心心臟支架問題,且擺脫顳顎關節疼痛,也不必含著咬合板睡覺。

林克承指出,類似因後排缺牙導致前牙外暴、顳顎關節痛的個案不在少數。許多人以為口腔後面缺牙沒有關係,但牙齒每隔一段時間會產生向前推力,後排缺牙會讓推力失去制衡,導致前牙外凸,造成咬合不良,長期下來,除了改變臉型,還可能導致顳顎關節疼痛、偏頭痛。

林克承醫師進一步解釋,一旦後牙缺牙,原本後牙咀嚼食物的任務交到了前牙身上,但前牙結構只設計用來切斷食物,如:麵條、吐司等,若是用來咀嚼,前牙問題恐惡化。由此可知,缺牙治療與咬合重建是一體兩面,且缺一不可。

牙周病缺牙千萬不要以為補上植牙就沒事,還要考慮咬合矯正,才不會植牙後感覺卡卡的,影響進食,甚至引發顳顎關節疼痛,嚴重妨礙睡眠及工作。林克承醫師提醒,醫學研究已證實牙周病與心臟病發生明顯相關,如今牙科技術相當進步,過去被當成牙科高風險群的心血管病人,也能安全無虞接受完整的牙周病及全口重建治療,建議有心臟問題的牙周病患者,及早治療。

資料來源:https://www.nownews.com/news/20190515/3383124/

有刷牙仍蛀光?醫曝「3大防護絕招」…小孩吃多少甜食都不怕!(2019/05/11 ETToday)

2019年05月11日 22:29 記者林妤柔/綜合報導

「明明都有刷牙,怎麼小孩還會蛀牙?」相信這是許多父母都有的疑惑,孩童的牙齒保健相當重要,如果小時候沒有保養好,長大每顆牙齒都不穩健,就會後悔莫及。兒童牙科醫師沈明萱於粉絲團表示,孩子蛀牙主要是愛吃甜食、刷牙隨便,以及喝完奶後省略刷牙或直接漱口導致,她提出3大防蛀絕招,要家長放心應對孩童口腔狀況。

沈明萱表示,兒童蛀牙可能是常吃甜食的關係,由於在台灣容易取得甜食,甚至被當作獎勵,使得小孩接觸甜食的頻率過高,容易導致蛀牙;另外是小孩刷牙隨便,許多爸媽常說小孩都有刷牙,怎麼還是蛀牙?如果父母沒有在旁監督兒童刷牙的時間和方法,就可能出現刷牙後仍有食物殘留的問題;最後一個原因是小孩喝睡前奶或半夜討奶,喝完就睡著了,父母怕吵醒孩子,便省略刷牙步驟,或是僅讓孩子漱口,才導致嚴重蛀牙。

針對孩童蛀牙問題,沈明萱提供家長3大防蛀絕招。

1.使用含氟牙膏
牙膏選擇含氟量1000ppm的品牌。3歲以下,牙膏量不超過米粒大;3歲以上,牙膏的量可以擠到豌豆大小(一天可以使用1000ppm含氟牙膏刷牙兩次)。

2.監督刷牙
刷牙是精細的手部運動,孩童至少要等到6歲,才能把牙刷乾淨,因此6歲以前的孩童刷完牙,大人要再刷過一次。即使孩童上小學後,父母也要檢查是否有正確執行。

3.飯後、睡前刷牙
吃飽飯、吃點心或喝完奶(配方奶或母奶)後,口腔中充滿食物很容易蛀牙,所以飯後或喝奶後,儘量要刷牙。睡覺時唾液分泌量減少,更容易蛀牙,所以晚上睡覺前一定要徹底清潔。

除了家長監督之外,沈明萱也建議每3~6個月找牙醫師塗氟。由於牙醫師使用的是高濃度的氟化物,因此從長第一顆牙的小嬰兒,到青少年都能有效控制蛀牙,並且每半年回診一次,才能及早發現蛀牙。另外她也表示,長牙齒的小嬰兒約6~8個月就可以開始看牙醫,除了檢查牙齒,也可以從醫師的衛教,改正不良的刷牙或飲食習慣

資料來源: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90511/1441361.htm

明明刷牙刷得很乾淨,為何還會得牙周病?牙醫這麼說(2019/05/12聯合報)

2019-05-12 09:44 記者修瑞瑩/報導

台灣的牙周病盛行率極高,根據台灣牙周病醫學會的研究,台灣35歲以上民眾,有九成以上有程度不一的牙周病,「什麼?這個數字會不會太高了!」但其實隨著老化與疾病影響等原因,有牙周病並不奇怪,重要的是透過正確的潔牙方式、疾病控制及定期牙醫檢查,就可以讓牙齒與牙周保持健康。

從刷牙出血 到咬合不對勁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牙周專科醫師徐政忠表示,牙周病簡單的說就是發生在牙齒周圍的疾病,包括牙齦(牙肉)、下方的齒槽骨、牙周韌帶等。罹患嚴重牙周病的人,只要一張口就可以看到牙肉退縮,露出比正常更長更大的牙齒,而且牙齒搖搖欲墜、甚至已掉了好幾顆。

如何知道自己有沒有牙周病?徐政忠表示,牙周病初期的症狀並不明顯,可能偶而刷牙會在牙刷上發現血漬,但隨著症狀惡化,開始會覺得咬合「怪怪的」,甚至硬的東西咬不太下去,這就是牙醫所稱的「對咬異位」。

從牙齦紅腫 到齒牙動搖
牙周病惡化,照鏡子就知道,正常的牙齦是粉紅色,牙周病患的牙齦則會紅腫、觸痛,甚至一壓就有像膿的東西跑出來,而且早上起床後,嘴巴一打開自己都能聞到臭味;更嚴重的牙齦出現萎縮、後退,牙齒因為根基不穩,而開始動搖、甚至落齒,這已是最嚴重程度的牙周病。

牙醫師可以用有刻度的牙周探針,放進牙齒與牙齦之間,測量兩者之間脫離的程度,如果深度在1-3mm之間,代表牙齒健康,但如果超過4mm就是異常。

口腔習慣差 老化也會影響
為何會有牙周病呢?徐政忠表示,最主要是不良的口腔習慣,例如不愛刷牙或是刷牙方式錯誤,其他像是抽菸、糖尿病、不良的牙齒補綴物與假牙,及免疫力不佳、基因遺傳等也都會造成。牙周病就是牙菌斑的感染,長期發炎造成,菸中的物質會使牙菌斑破壞牙周的速度更快;糖尿病患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同樣會使發炎、破壞更嚴重。

有人認為自己刷牙刷得很乾淨,為何還會得到牙周病?有些是因為年紀大,免疫力降低,而有的是特殊體質,徐政忠表示,牙周病患者中約有1-2%是基因導致的「侵襲性牙周病」,這類患者往往年紀輕輕、甚至20多歲,就有嚴重的牙周病,與一般多數是上了年紀的人才有嚴重牙周病不同,不過這種情況的病人並不多。

牙周病患 中風比率高1.5倍
別以為牙周病只會影響牙齒,徐政忠表示,患者口腔中的細菌與發炎物質會隨著血液跑到全身,當跑到心臟或腦部時,會造成血管壁狹窄、血栓,引發心肌梗塞及中風等嚴重後果。國外研究,有嚴重牙周病的患者,中風的比率是一般人的1.5倍,心臟病致死也是2倍,還會讓糖尿病更嚴重,而孕婦有嚴重牙周病,生下早產兒的機率是一般人的7倍。

正確使用牙線
①使用牙線時,盡量不要卡在牙肉上,避免用力過猛造成牙肉傷害。

②牙線貼著牙齒,呈現「C」字型,刮走牙齒表面的牙菌斑,一個牙縫要清兩次,分別貼著左右的牙齒,各刮一次。

③整排牙齒最後一顆側邊也要記得清。

正確潔牙備妥三大工具
要預防牙周病,正確的潔牙非常重要,徐政忠表示,潔牙工具包括牙刷、牙線及牙間刷,國人使用後兩者的機率不高,但三者其實都很重要。

牙醫教你潔牙台南市立安南醫院牙周專科醫師徐政忠示範正確拿牙刷的方勢。 記者修…
牙醫教你潔牙台南市立安南醫院牙周專科醫師徐政忠示範正確拿牙刷的方勢。 記者修瑞瑩/攝影
①牙刷→挑軟毛刷,輕輕刷。
刷牙時的重點是使用軟毛刷而且輕刷,刷得太大力反而會造成牙齦受傷,牙刷與牙齦溝呈45度角,橫向短距來回刷,每次約2-3顆,來回約15下,刷前牙的內側時,牙刷要轉成直的刷。

②牙線→牙縫左、右都要刮。

牙線使用時盡量不要卡在牙肉上,應貼著牙齒,呈現C字型,每個牙縫左、右各刮一次。

③牙間刷→要比牙縫小一號。

效果比牙線更好,但要注意牙間刷有大小不同,要找比自己牙縫小一號的。

④清除牙結石→半年一次,健保給付。

除此之外,每半年一次看牙醫,固定清除牙結石也很重要,徐政忠表示,牙結石就是牙菌斑堆積、鈣化,會在牙齒表面形成粗糙,使牙菌斑更容易附著。有些人因為怕看牙醫,牙結石堆積厚厚一片,很難不發生牙周病,目前健保都有給付半年一次的牙齒清潔檢查,只要定期就醫,早發現早治療,就不至於惡化到嚴重程度。

資料來源: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5968/3807369

牙齦出血是缺維生素還是牙周病 六大牙周問題一次解答(2019/05/11聯合報)

2019-05-11 21:19 記者劉嘉韻

根據衛福部心口司104年到105年成年與老年人口腔健康調查,18歲以上成年人高達84.8%有牙周病,等於每10個人中,至少有8人為牙周病所困擾,面對牙周病整理民眾常問6大問題,聯合報替民眾諮詢牙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謝尚廷一一解開民眾疑惑。

Q1:刷牙時牙齦流血是缺乏維生素C嗎?
很多民眾誤以為刷牙時牙齦流血是缺乏維生素C,正常、健康的牙齦不會流血,而是呈現粉紅色,如果刷牙時發現有血絲,就代表牙齦發炎,因此牙周病第一個需注意的警訊為「是否有牙齦出血」。此外,牙齒對於冷、熱及酸性食物敏感,以及因為口腔細菌孳生而使得開口就口臭,也是罹患牙周病需注意的警訊。

Q2:漱口能去除牙周細菌嗎?
每個人的口腔中,充滿了400到500多種的細菌,種類都不太一樣,牙周細菌最喜歡窩在牙齒與牙齦的溝槽中,別以為漱口就能去除,牙周細菌有著如鉤爪般能力,只能透過刷子刷洗才能去除。

未有效清除牙周細菌,牙齒就會形成牙菌斑,細菌感染牙齦溝,初期症狀為「牙肉發炎」,沒有及時發現,牙肉急性期過了之後,發炎的區塊就會產生牙結石,有了結石的幫忙,牙周細菌更好附著在上,慢慢會往牙齦溝下方侵蝕,漸漸破壞齒槽骨,形成牙周病。

Q3:造成牙周病和蛀牙,是同一種細菌嗎?
由於導致蛀牙與牙周病分屬不同細菌,有些人沒有什麼蛀牙,卻可能有牙周病問題,等牙齒搖晃才注意,已經太慢了。

Q4:牙周病只有老年人容易罹患嗎
如果沒有落實口腔清潔,牙周病是不分年齡的疾病,若放任不管,嚴重可能會有牙齒傾斜、搖晃、脫落等問題。

根據牙醫師公會全聯會統計,去年全國拔牙數目比前一年減少了近8萬顆,顯示推動牙齒保健有逐步成效。而國內80歲以上長者,平均每人保留16顆真牙,「目標是達到平均有20顆,才能保有基本咀嚼功能。」估計要達到此目標,至少要花20年的時間。

Q5:抽菸、嚼檳榔跟牙周病有關嗎?
日常保養牙齒,除了落實潔牙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避免菸及檳榔,其中,菸會讓血管供氧量變少,使得牙齦周邊的血流量降低,影響到牙周組織養分供給,而檳榔則因為殘渣遺留口腔不易清理,而提高蛀牙及牙齦炎機率,進而導致牙周病。

Q6:牙周病要找專科醫師嗎,還是一般牙醫師也能處理?
牙周專科包含在整個牙科範圍中,國內幾乎所有的牙醫師都經過牙周照護訓練,目前國內牙周專科醫師的人數約400至500人,因此一般牙醫師就能處理牙周問題。而牙醫師公會全聯會推動「牙周統合照護計畫」近10年,約有7000至8000位牙醫師受過照護訓練,能對民眾的牙周健康做出良好的照護。但情況較嚴重的患者如要進行牙周病手術,則須找醫院處理。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266/3807455

牙周手術能在診所做嗎? 健保:全台僅30家診所能做(2019/05/11聯合報)

2019-05-11 21:12 記者陳雨鑫

根據健保署統計,106年接受過牙周病治療的患者,多達279萬9000多人,其中高達8成以上,是在基層診所接受牙周病治療,其次依序為區域醫院、醫學中心、地區醫院。健保署分析,地區醫院位居最後一名,與國內地區醫院多發展特色醫療有關,使多數的地區醫院,並沒有設置牙科,也使申報數最低。

就醫年齡51歲到60歲最多
治療牙齒,多數民眾第一個想法就是到診所掛號,也使治療牙周病的患者,統統都在基層診所出現。若依就醫的縣市來看,治療牙周病的人口,以人口集中的六都為大宗,106年因牙周病就診的患者,人數最多的縣市在新北市,其次為高雄市、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桃園市,其餘縣市僅有彰化縣的牙周病就醫人數破10萬人,其他皆落在3到5萬人左右。

因牙周病就醫的年齡,以51歲到60歲為最大宗,人數達64萬多人,件數也是唯一突破百萬申報件數的年齡層。台北醫學大學口腔學院副教授周幸華說,牙周病的病程與潔牙習慣有關以外,更與年齡增長、骨質是否流失有關,該年齡層也是女性更年期的時間,人數最多、件數也最多,並不意外。

牙周病手術 可以在診所做嗎?
依健保署規定,牙周骨膜翻開術只能在醫院進行,除非該地醫療資源不足,且診所有設備及能力執行。才會開放診所「跨表」執行。

健保署醫務管理組支付標準科長王玲玲解釋,主要是牙周手術需要設備與一般牙科設備不同,通常建議在醫院進行,診所若想申請進行牙周手術,須向健保署申請,經過審核確認設備等符合規格後,健保才給付。這種診所申請一般是醫院才能施行醫療項目的狀況,稱為「跨表」,健保署同意跨表後,診所施行相關醫療項目,才能獲得給付。

一般診所向健保署申請跨表後,健保署查核該診所設備、人力、當地資源等,若當地已有醫院可進行相關手術,可能不會核准,一般來說,被核准診所可能都在偏鄉或醫療資源較不足地區。根據健保106年統計,全國僅30家診所向健保署申報執行牙周病手術,換言之,全台多數診所應該無法進行牙周骨膜翻開術手術,更不應要求自費。

不過,臨床有時會出現模糊地帶,例如若患者一直在診所接受治療,信任診所醫師,當醫師提出轉診建議時,也許會主動詢問醫師是否可以在診所進行手術,甚至同意自費,也許就有醫師會在診所施術。王玲玲也指出,上述情況,應經醫師詳細說明手術相關程序及可能風險,並經病人同意,其簽署之自費同意書,應置於病歷備查。

診所申報前10大 台北市沒上榜
健保署統計106年全台牙周病申報案件數前10名診所,牙醫診所密度最高的台北市,卻一家都沒上榜。第一名的診所還是牙周病申報總件數偏低的嘉義市,為嘉義市的維欣牙醫診所。

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謝尚廷分析,前10名診所有4家位在高雄,人口密集的六都僅有2家診所進榜,這與牙醫師在各縣市的人數與治療患者比例、及牙醫診所朝向精品化經營有關。

20年前,牙醫師從業人約大約有7000到8000名左右,今年已達到1萬4000多到1萬5000多人,而全國診所的家數一直維持在6000家左右,每年增減不到10家。

牙醫診所 走向專科、精緻化
謝尚廷說,人數增加,診所、醫院數沒有變化的狀況下,使得診所規模愈做愈大、愈精緻,像是牙周病案件數申報第3名的高雄市聯盟牙醫,診所內的牙醫師多達30多名,院內有60張治療椅,走向專科化、細緻分科。

他也說,雙北1位牙醫師平均服務不到1000名患者。新北市執業牙醫師約有2800多名,人口數近400萬人,每位牙醫師可服務約1500人;台北市為牙科診所的一級戰區,執業牙醫師約有3200多人,北市人口約260多萬人,1位牙醫師平均服務800多名患者,高雄則是1位牙醫師平均能服務到1500名患者。

他分析,也是這樣的原因,分散了台北市診所的服務量,不過,若是以單一醫師個人來看數字,恐怕就能知道高下。他也提到,既然北市服務的人數低,為什麼牙醫師仍積極擠進台北市?謝尚廷說,主要是台北市民接受自費的意願高,且消費力高,像是齒列矯正、植牙、假牙、美白貼片等,常常皆以萬計價。

推動牙周病照顧 中山醫院居首
牙周病申報件數前10名的醫院,以台中市中山醫院位居第一,謝尚廷認為與教學醫院及學校積極推動牙周病照顧有關。目前牙周病治療,並非牙周病專科醫師才能做,牙醫師全聯會呼籲所有牙醫師都能參與,並一路追蹤患者狀況,降低牙周病復發,具有教學責任的醫院,應更加積極協助推動。

根據健保署的數據顯示,治療牙周病,並且要手術的案件數申報,106年有1萬1000多人申報,案件數為1萬8000多件,依照層級分類,醫學中心做最多,其次為區域醫院、地區醫院,再者為基層診所,做最多的醫院為林口長庚,其次為國泰醫院,診所則多在新竹、彰化等地。

健保署醫務管理組支付標準科科長王玲玲說,依照健保署的規定,與牙周病相關的手術有兩項,牙周骨膜翻開術(局部)、牙周骨膜翻開術(1/3顎),只能在醫院執行。但是在牙周病手術的申報上,也有診所申報,主要是那些診所是因應當地醫療資源不足,診所申請可以「跨表」執行手術。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266/3807452

99%成人有牙周病 預防發病竟然如此簡單(2019/05/11好醫師新聞網)

2019-05-11 08:57:11 記者周書靜/台北報導

根據統計,有99%成人有程度不一的牙周病,最主要原因是,許多人在健康狀況上面,有⼀個奇特的現象,任何一個看得到的小傷口,都會想要趕緊做個包紮或送醫治療。但是跟每個人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牙齒狀況卻被相對的忽略,尤其在專業醫師眼中不可輕忽的刷牙流血,可能就是口腔健康的一大警訊。美女牙醫吳幸芸勸告民眾,一旦放任這個警訊不管,可能會造成疾病惡化,日後就必需花更多的時間和金錢,也可能會造成身體更大的負擔才能治癒。

牙周病成因

吳幸芸表示,牙周病指的是細菌感染牙周組織所造成的疾病,主要病原稱為─牙菌斑。牙菌斑容易沉積在牙⿒表⾯的細菌薄膜,通常在飲食後數⼩時,牙菌斑就會快速滋生,若沒有做好清潔⼯作,久而久之牙周組織就會遭受嚴重破壞, 甚⾄引發掉牙危機。

雖然牙周病有一定病程,通常是從牙齦發炎反應開始,雖然侵蝕時間很緩慢,通常在五年後形成牙周病,多數病患在這期間並未感到特別不適,但是伴隨著牙齦腫脹,刷牙就會流血,此時已經代表牙周受到牙菌斑的侵襲。

牙周病8大常見症狀

1.刷牙時牙齦出血,或平時也會流血

2.口臭或口腔有異味

3.牙齦從粉紅色變為暗紅色

4.牙齦腫脹或產生膿包

5.牙齦萎縮,牙根暴露及牙縫變大

6.牙齒對冷熱敏感

7.牙齒鬆動或咀嚼無力

8.牙齒發生位移或無法正常咬合

吳幸芸指出,一旦發生上述現象仍不治療,牙周炎的嚴重度可區分為:輕度─紅腫發炎、流血、口臭。中度─明顯的牙齦萎縮、冷熱敏感。而重度牙周炎就會導致牙齦萎縮、牙根暴露,甚至無法咀嚼。

刷牙是預防牙周病最好的方法

吳幸芸說,保持牙齒清潔是是預防牙周病的不二法門。輕度牙周炎:只需要透過洗牙來清除牙結石。中度牙周炎就需要進行局部麻醉再深度洗牙, 把牙齦內的感染組織清潔乾淨。一旦發展成重度牙周炎,就可能要在診間進行較深度的麻醉,採取牙齦刮除治與治與根面平整。

吳幸芸強調,只要是中度以內的牙周病治療,健保都有給付,⺠眾只需半年進行一次口腔衛生檢查,也就是俗稱的「洗牙」。但是治療牙周病卻是和醫⽣的長期抗戰, 許多病患做好治療,回去以為沒有流血,以為維持的不錯,但牙菌斑其實已經悄悄⼜又找上你,所以勤於保持清潔,才有助於牙菌斑的滋⽣生。

現代有牙膏,古代人怎麼刷牙?

吳幸芸也分享一個有趣的觀點,在牙膏還沒有發明之前,古人是用各種粉末狀的材料來清潔口腔。利用粉末與唾液分泌成「膏」狀物,產⽣摩擦來清潔牙⿒。使用的材料甚至有 「沙土」、「骨粉」(例如牛骨),講究一點的大戶人家則用中藥材,幫助⼝腔衛生。

吳幸芸強調,中藥材本身也可以製作成漢方牙膏,特點不止在於預防,更能有效的從口腔問題的根本解決,使疾病問題不易反覆發生,如牙齒敏感以及口腔潰瘍。本草綱目記載,「防風」可以止血止痛。「細辛」具有抗炎鎮靜作用。「花椒」也可以止痛。「甘草」補脾益氣。「桑葉」具清熱緩解,。其他如薄荷等也都可以有某種程度改善疼痛的作用。

資料來源:http://www.5678news.com/news_details.php?n=201905110853166197#20190511085316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