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牙周病

慢性牙齦炎惡化 恐成牙周病(2012年10月14日 蘋果日報)

2012年10月14日

Q.我被診斷罹患急性牙周炎與慢性牙齦炎,這兩種病有何不同?該如何治療?

A.慢性牙齦炎是因平時口腔未徹底清潔,使牙菌斑、牙結石侵犯牙齦軟組織,導致細菌感染而發炎,造成牙齦紅腫熱痛與刷牙易流血等症狀,若未及時治療,即可能惡化為急性牙周炎,除牙齦外,細菌更侵犯、破壞牙周組織與齒槽骨,除牙齦紅腫等症狀會惡化,也會造成口臭、蛀牙與膿瘍,進而因骨頭遭破壞、牙齦萎縮而使牙齒搖晃掉落,形成長期的牙周病。

可用超音波洗牙
若有慢性牙齦炎症狀,可用超音波洗牙、刮刀剔除結石,並輔以抗生素藥物治療,若已惡化成牙周炎,則需進一步針對牙周、牙根深度清潔,若已侵犯到骨頭,嚴重恐須做牙周重建手術。

諮詢專家:雙和醫院牙科部主任黃茂栓
採訪整理:記者高子航

資料來源: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21014/34572765

刷不乾淨 99%國人有牙周病 青少年也輕忽 18歲就齒牙動搖(2012年9月21日 蘋果日報)

2012年09月21日

【邱俊吉╱台北報導】潔牙不仔細,年輕人也會被牙周病搞到齒牙動搖。一名十八歲女高中生在準備考試期間,赫然發現門牙會搖晃,就醫檢查才知已罹患牙周病。醫師說,全台九成九的成年人有程度不一牙周病,其中不乏潔牙習慣差的年輕人;提醒民眾進食後就要刷牙,且當刷牙有流血現象,應就醫檢查是否已患牙周病。
收治病例的三軍總醫院牙周病科主治醫師黃仁勇昨說,該女日前感覺門牙居然會搖晃,於是趕來門診;經檢查證實,她已罹患牙周病,除門牙外,臼齒也有搖晃,所幸治療後已有改善。

牙齦流血已是輕度

黃仁勇表示,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二○○七至二○○八年調查,全台十八歲以上成人高達九成九有牙周病,其中多數為牙齦發炎或流血的輕度牙周病,但此症主因是潔牙習慣欠佳,因此即使是十八歲以下青少年,仍可能因嚴重牙周病而齒牙動搖。
黃仁勇解釋,牙周病因與民眾未落實潔牙有關,當潔牙不夠徹底,牙菌斑、牙結石、食物殘渣恐堆積在牙齒周圍,破壞牙齦與牙齒周圍的齒槽骨,「這就像地基流失,地基上的房子(牙齒)當然會搖搖晃晃」。

老年罹病亞洲最高

黃仁勇並說,據國健局資料,國人在三十五至四十四歲年齡層,嚴重牙周病約佔五成,到六十五至七十四歲更高達七成三,高過香港的六成六、南韓的五成一、中國的四成四,為亞洲最高,提醒民眾平時須仔細潔牙,當刷牙有流血,最好帶牙刷就醫,除可診斷是否牙周病外,也可給醫師評估牙刷是否適用。
牙醫師公會全聯會常務理事、開業牙醫師陳彥廷呼籲,健保局現有「牙周病統合照護計劃」,可提供患者為期半年治療,並給付相關費用。

防治牙周病 注意事項

.進食後與睡覺前都要清潔牙齒
.清潔牙齒時,除使用牙刷外,還需使用牙線或牙間刷,來清潔牙縫
.潔牙時有出血情況,應就醫檢查是否罹患牙周病
.牙周病治療後,應每3至 6個月回診1次

資料來源:黃仁勇醫師、陳彥廷醫師

資料來源: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20921/34523565

牙周病治不好 恐重症須開刀(2012年9月18日蘋果日報)

2012年09月18日

Q
我有牙周病,牙醫原說洗牙就會改善,但這1年多來洗了2次牙都沒治好,為何會這樣?

A
若是輕微牙周病,確實可洗牙改善,但若症狀嚴重,僅洗牙也無法緩解症狀,懷疑這名讀者病情應較嚴重才沒治好,建議至醫院進行牙周囊袋、X光檢查,診斷牙周病嚴重程度,再決定合適治療方式。平時應注意牙齒清潔,避免牙周組織反覆發炎。

注意牙縫清潔
牙周病原因是清潔不佳,造成牙周組織反覆發炎、萎縮,出現牙齒動搖、牙肉腫脹、牙肉不明原因出血等。若症狀輕微,可洗牙清除牙菌斑、牙結石,嚴重時須刮除、手術去除。要避免罹患牙周病,清潔時應多注意牙齒縫隙,以牙線、牙間刷清潔,每6個月檢查口腔,當牙肉腫脹或不明出血,盡速就醫。

諮詢專家:萬芳醫院口腔醫學部牙周病科主治醫師羅怡君
採訪整理:記者沈能元

資料來源: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20918/34515792/

牙齦易出血 疑罹牙周病(2012年9月14日蘋果日報)

2012年09月14日

Q.我每天刷牙時都會牙齦出血,不管換什麼牙膏都一樣,請問是什麼問題?該如何改善?

A.民眾刷牙或吃東西時牙齦會出血,代表已罹患牙周病或牙齦有發炎現象。一旦發炎,微血管會膨脹,牙齦會比較脆弱,輕碰就會流血,最好的解決方式,是找牙科以超音波洗牙。
造成牙周病主要是因為食物殘渣未清乾淨,長時間留在口腔中,就會在口腔裡形成牙菌斑,所產生的毒素接觸到牙齦就會導致發炎。

牙尖刷牙線清潔
建議民眾平常餐後一定要刷牙,並且養成使用牙線的習慣,若牙縫太大,最好用牙尖刷,假牙部分也要使用專業牙線來清乾淨。另外,建議每半年最好到牙科定期檢查,如檢查是否有蛀牙等,先補牙可避免惡化。

諮詢專家:國泰醫院汐止分院牙科主任陳錦松
採訪整理:記者陳麗婷

資料來源: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20914/34507836

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較常有牙周病(2012年8月15日24Drs.com)

【24drs.com】有篇研究發現,風濕性關節炎(RA)患者罹患牙周病的機率,比沒有這種自體免疫疾病的人高4倍,而且RA患者的牙周病通常比較嚴重。

風濕性關節炎是指身體的免疫系統無法對抗自己的關節與組織,造成發炎、關節受傷、疼痛。

這篇最新研究比較約90位RA患者與90多位年齡相仿的非RA參與者,沒有人抽菸且RA患者都沒有吃抗風濕的藥,大多數參與者都是女性,平均年齡40多歲。

近65%的RA患者有牙周病;對照組則有28%患有牙周病,且RA患者的牙周病較為嚴重,牙齦與牙齒之間的牙囊較深(嚴重牙周病的徵兆)。另外,RA與牙周病患者的抗環瓜氨酸抗體(ACPA)陽性的可能性較高,含量也較高。研究人員指出,這些抗體可能會在口中或身體其他地方產生並持續發炎。

杜克大學醫學中心的David Pisetsky博士表示,RA與牙周病是有關聯性的,所以RA患者應該定期看牙醫且不要抽菸,因為抽菸會使RA與牙周病惡化。

梅約診所的Eric Matteson醫師表示,RA患者的牙周病會比較糟糕,但不知道是哪個疾病先產生。如果你有RA且牙齒不好,那你需要特別重視口腔衛生。口腔慢性發炎是其他部位慢性發炎的侵入性因子,患者與醫師都無法完全察覺到。

牙醫Saul Pressner表示,RA患者最好每年找牙醫清洗牙齒4次。

這篇研究刊載在風濕性疾病誌(Annals of Rheumatic Disease)中。

資料來源:http://www.24drs.com/webmd/chinese_t.asp?page=1&who=091e9c5e80afd2cf

咬東西會牙痛 恐是牙周病(2012年8月16日蘋果日報)

2012年08月16日

Q
我的牙齒外觀上沒有蛀牙,但每次咬東西就很痛,最近2、3周連喝水都痛,有可能是出什麼問題?

A
民眾罹患牙周病、牙齒有裂縫、蛀牙等,都可能造成牙痛,且牙裂或蛀牙不見得從外觀可看出。牙周病症狀包括感覺咬東西時使不上力,對冷熱食物敏感等;牙齒有裂縫主要是在咬到某個點時,會感到有尖銳的痠痛;而蛀牙初期不太會痛,若已蛀到牙神經,才會感覺有持續性疼痛。

應徹底清潔牙齒
不管何種牙齒問題,都建議就醫檢查找出病因。在治療方面,牙周病可以透過治療、徹底清潔牙齒來改善病況,若蛀牙已蛀到神經,就要進行根管治療,至於牙裂就要看裂的範圍,由牙醫師評估以補牙或戴牙套的方式來改善。

諮詢專家:開業牙科醫師陳彥廷
採訪整理:記者陳麗婷

資料來源: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20816/34443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