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2017 年 6 月

【健康問蘋果】喝咖啡怕一口黃牙 這樣預防最有效(2017/6/8蘋果日報)

2017年06月08日12:00

網友大牙問:聽說常喝咖啡會讓牙齒黃,這是真的嗎?用吸管喝不碰到牙齒會不會比較好?喝完後刷牙,甚至用美白牙膏刷牙有沒有幫助?

新光醫院牙科部主任張志麟答:有顏色的飲品或食物,如紅酒、咖啡或茶等都會附著在牙齒表面,造成牙齒外因性染色,加上國人潔牙習慣普遍不是很好,牙齒表面常有牙菌斑殘留造成牙結石,牙齒表面凹凸不平,顏色更容易附著影響美觀。

要預防染色,刷牙這項基本功是關鍵。不少人只在早上一起床與就寢前刷牙,中間間隔超過12小時,且刷牙不確實沒刷到每個角落,或刷牙過於大力造成牙齒凹陷,都是NG行為;建議吃完東西或喝完飲料都要刷牙,並可用牙菌斑顯示劑輔助揪出清潔的死角,最好刷完牙後表面有「澀澀」的感覺。

至於用吸管喝是否能減少飲料造成牙齒染色,先前並無研究確切證實成效,還不如認真落實牙齒日常清潔;若想要美白牙齒,使用美白牙膏或其他化學藥劑或許有效,但必須在牙齒清洗乾淨並填補後再美白較安全,建議要諮詢牙醫師後執行。

資料來源: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70608/1134400/

保健》刷牙不漱口更能預防蛀牙?牙醫告訴你原因(2017/6/6自由時報)

2017-06-06 21:26〔即時新聞/綜合報導〕

一般人在刷牙後都會漱口將嘴中的牙膏與泡沫吐掉,但牙醫卻指出,其實刷牙不漱口,更能有效預防蛀牙。

據《良醫健康網》報導,牙醫師徐子航指出,刷牙後不漱口更能有效的預防蛀牙(前提是使用含氟量足夠牙膏)。很多醫學研究都證實高濃度含氟牙膏才能有效預防蛀牙,而且正常使用也不會對身體造成危害。氟化物要幫助牙齒變強壯、抵抗蛀牙,就必須直接接觸牙齒表面,而且停留至少30分鐘,才有助牙齒修復牙齒表面。

徐子航也建議大家,不管大人還是小孩,選牙膏都要選含氟量大於1000ppm(每公克牙膏內含有1毫克)的。每天使用大於1000ppm含氟牙膏刷牙至少2次,每次時間至少要2分鐘,在刷過牙後小量漱口、甚至避免漱口,才能達到最大預防蛀牙效果。

資料來源: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091503

牙周病初期警訊看牙齦(2017/6/6台灣新生報)

2017/06/06 00:00

根據國民健康署調查,有9成以上國人患有或輕或重的牙周病,但大多數人卻因初期無感或對症狀有錯誤認知而未採取正確處置方法。台灣牙周病醫學會理事長林世榮表示,牙周病是不可逆的慢性疾病,齒槽骨根基一旦遭到牙菌斑破壞,口腔健康將無法挽回。

牙齦問題初期不會感覺疼痛、症狀不明顯,故容易忽略。多數民眾,不會在意刷牙流血症狀與偶爾牙齦發炎的現象,但若不處理,口中厭氧菌會產生臭味,這時便會開始有口臭而感到困擾,待堆積的牙菌斑破壞齒槽骨,使得牙齦退縮,牙齒動搖,便會有咬合無力問題,甚至導致掉牙。

很多民眾會誤以為刷牙流血是因為刷牙太用力或火氣大所引起的,其實健康的牙齦,遇正常的刷牙磨擦是不會流血的。牙齦流血問題根源來自未徹底清潔的牙菌斑持續堆積,形成牙結石,對牙齦造成傷害。因而徹底清潔口腔、避免牙菌斑堆積是確保牙齦健康的關鍵。

牙周病因為是不可逆的慢性病,若能注意牙齦問題的初期警訊,在問題前期及早發現、及早處理,其效果最佳。每半年定期檢查,由醫師協助檢視牙周問題,平時居家護理,配合正確的刷牙習慣,建議每天要刷2~3次,每次要刷3分鐘,且輔助使用牙線等;選用清除牙菌斑更有效率的高含量礦物鹽牙齦護理牙膏,幫助預防牙齦流血問題。

資料來源:http://times.hinet.net/news/20232782

牙齒拔掉了 要做假牙嗎?成醫斗六分院談牙齒重建(2017/6/5 NOWNews)

記者蘇榮泉/雲林報導 2017.06.05 / 23:36

國立成大醫院斗六分院今(5)日上午牙科王少君醫師在記者會中談牙齒重建,成大斗六分院牙科王少君醫師表示:長期缺牙可能會讓剩餘牙齒位置改變,影響整體咬合。因此儘快製作假牙,可以幫助維持齒列咬合正常,避免影響咀嚼功能;如果缺牙是在前牙區,還能改善美觀問題。除了外傷之外,缺牙主要與口腔內的兩大疾病:齲齒、牙周病有關。當牙齒齲齒或是牙周病太嚴重時,拔牙勢不可免,以免將感染嚴重已無法治療的牙齒留在口腔,造成更嚴重的蜂窩性組織炎,甚至是全身性的感染。

王少君醫師說,拔牙後,建議應儘早做假牙,除了前牙區有美觀問題外,後牙區的缺牙則會影響到咀嚼功能。而且缺牙空間若讓原先有對咬的牙齒失去對咬,則失去對咬的牙齒會越長越出來;後面的牙齒亦會慢慢往缺牙空間傾倒。幾年後想要做假牙,就會因這些情況導致製作困難,而且咬合狀況也會變差,更增處理上的困難與困擾。

病患李先生即因長期牙周病及缺牙,導致咬合狀況崩壞,咬合平面極度不平整,假牙贋復困難。在製作假牙的選擇上,傳統上治療局部缺牙的病人有局部固定假牙(FPD)和局部活動假牙(RPD)可選擇。而因活動假牙有金屬鉤子,在前牙區會影響美觀,且配戴時不舒服,需要適應,所以若缺牙數目不多,情況允許下多數選擇又稱為「牙橋」的局部固定假牙。

王少君醫師指出,局部固定假牙的製作需要磨掉缺牙區的前後至少各1顆牙齒,也就是俗稱的「缺一顆做三顆」,而且被磨掉的牙齒有極大機會需先根管治療(抽神經),加上牙橋是整組連在一起,清潔不易,再齲齒和牙周病的機會較高。人工植牙則是越來越多病人的選項。目前人工植牙的技術已經超過40年,5年成功率高達95%,是非常成熟安全的治療選項。以單一顆缺牙,人工植牙僅須做單一顆固定假牙贋復,可以不用磨前後兩顆好的牙齒,單一顆假牙也較易清潔。不過,王少君醫師也表示,不是所有人都適合人工植牙,所以需要經由醫師和牙醫師仔細評估;另外,研究證實抽菸也會顯著增加植牙失敗率,若是菸癮很大、無法戒菸者也不適合人工植牙。

有牙周病的病人也需先治療牙周病,等病情控制下來後才能接受人工植牙的治療,否則失敗率亦會大幅上升。王少君醫師指出,牙科所有的治療都不是一勞永逸,包括人工植牙,因為若是口腔衛生維持不當,人工植牙亦會發生植體周圍炎,嚴重者甚至需移除已種進去的人工植體。因此,不管選擇何種治療,維持口腔衛生並定期回診,才是長久之道。

資料來源:http://www.nownews.com/n/2017/06/05/2550519

植牙追求快速與便宜 貪小便宜重做機率大(2017/6/2 NOWNews)

記者吳思奕/台北報導 2017.06.02 / 15:07

在事事講求門面、快速的今日,連植牙都有所謂的便捷之道。但快速與品質是否能畫上等號?是值得讓人深究的議題。專業牙醫師提醒,醫療行為畢竟非兒戲,很難用價錢與速度作為衡量的基準。坊間所謂快速又便宜的植牙,通常在植體的選擇上偏向小品牌,也因為是一體成形,所以在施行上通常能一次完成。但一體成形的植體並非人人適合,日後產生問題的機率也較高,民眾切勿因貪小便宜,講求速效而因小失大。

禾睿牙醫診所院長呂睿庭醫師表示,在過去的臨床經驗裡,經手的「二手」病患不在少數,但近年確實有比較多因快速植牙出現後遺症而前來求診的個案。以近期一個年約40歲的中年婦女為例,患者在一年多前貪圖便宜與快速,接受了一體成形的植體品牌,但因植體植入過深,露出於牙床上的植體太短,能支撐假牙的部分(也就是所謂的支台齒)太少,導致安裝在上面的假牙出現鬆脫的情形,令她困擾不已。

至於為何一體成形的植體通常較便宜且快速?呂睿庭醫師解釋,有些小品牌的植體採用一體成形的設計,也就是把牙根與支台齒做在一起,而牙醫師在操作上,因為不必分次進行,大大減低了費用,也因此通常具備「快速」與「便宜」兩項特質。但根據臨床觀察,使用植體一體成形進行植牙的患者,日後牙齦萎縮、植體鬆脫的機率高達兩成。

另外,由於一體成形的植體通常較為細小,對於牙床骨的的優劣較不要求;換句話說,在同樣的牙床骨條件下,傳統植體不能做,但一體成形的植體幾乎都可以做。看似入門門檻低,但背後隱藏的牙床骨條件,包含高度、寬度和密度等是否足夠,都是需考量的要素。倘若在地基不穩的情況下,強加植體在上,日後失敗的機率也就相對提升。

最後,呂睿庭醫師也提醒,植牙不僅僅是為了美觀,更與發音、咬合、吞嚥,甚至消化系統息息相關。民眾在植牙時,切莫僅以快速及價格為優先考量,應多方諮詢牙醫師的意見,進行全盤的了解,同時選擇專業且具口碑的牙醫師進行植牙,以免耗費時間與金錢,到頭來卻白忙一場,一切得重新來過。

資料來源:http://www.nownews.com/n/2017/06/02/2545597

嬰幼兒防齲齒 何時該做口腔檢查?(2017/6/3健康醫療網)

2017/06/03 08:07 記者林怡亭報導

嬰幼兒究竟該何時開始檢查牙齒呢?根據美國兒童牙科醫學會兒童家庭牙醫觀念,當第一顆乳牙長出後,最慢在一歲前,家長就可帶嬰幼兒接受口腔檢查;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兒童牙科醫師鄧伊婷指出,透過專業醫師協助,給予適合的潔牙衛教以及嬰幼兒飲食習慣等建議,讓家長們可以確保嬰幼兒的口腔健康。

從小開始看牙醫 和醫師建立互信基礎

讓嬰幼兒從小開始熟悉牙科環境,並和兒童牙科醫師建立良好的互信基礎;鄧伊婷醫師指出,若等到嬰幼兒蛀牙疼痛等症狀出現時,才至牙科治療,恐讓嬰幼兒容易把疼痛和牙醫連結,造成不良看牙經驗,要預防兒童齲齒,當第一顆乳牙長出後,最慢在一歲前,家長就可帶嬰幼兒接受口腔檢查。

適時補充氟化物 有效抑制齲齒細菌生長

鄧伊婷醫師指出,,其實家長們可從三大方向著手,第一步要確實清潔牙齒,第二得從小建立嬰幼兒的正確飲食習慣,最後一點則要記得合宜使用補充氟化物;透過氟化物可增加牙齒對酸的抵抗力,幫助初期齲齒再礦化,並抑制齲齒細菌生長,降低齲齒發生率,但家長要注意,塗氟並不能取代日常刷牙及牙線使用,仍得定期帶小朋友檢查牙齒。

出現有初期齲齒 應盡快接受治療

目前國健局補助六歲以下兒童每半年補助一次塗氟,未滿十二歲的低收入戶、身心障礙、偏遠及離島地區兒童等,每三個月補助一次塗氟,相關塗氟和疫苗接種時程都已列入兒童健康手冊中;鄧伊婷醫師提醒,小朋友擁有健康乳齒,能有效率咀嚼幫助攝取均衡營養,並可幫助建立正確發音,減低矯正需求,若發現孩子有初期齲齒時,應盡快接受治療,讓孩子遠離飽受牙痛之苦。

資料來源:http://times.hinet.net/news/20228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