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2017 年 6 月

洗牙會使牙縫變大、敏感還可牙齒變白?!(2017/6/11中時電子報)

2017年06月11日 17:42 謝宜如/綜合報導

你多久洗牙一次?還是你擔心洗牙會使牙縫變大而不洗牙呢?坊間傳言,洗牙會使牙縫變大,甚至會破壞琺瑯質,讓牙齒變得很敏感。醫師表示,洗牙並不會使牙縫變大、傷害琺瑯質以及美白的功效,皆為民眾的錯誤迷思。

據健康醫療網,奇美醫學中心牙醫部牙髓病科郭祉吟醫師說明,因為牙齒有死角,所以食物殘渣及唾液中的細菌混合堆積成牙垢,在刷牙時容易清潔不乾淨,長時間累積下來就在牙根形成牙結石,而牙結石是需要利用超音波能量震動,才能清除掉。

民眾會認為洗牙後牙縫變大、破壞琺瑯質,郭祉吟醫師解釋,牙縫並沒有變大,只是原本牙縫是被牙結石塞住,清除掉結石後,讓還給牙縫尚未被結石塞住的樣子而已;而牙齒的琺瑯質非常堅硬,是骨頭的好幾倍硬度,僅靠洗牙機的超音波能量是無法傷害結構,超音波能量只能將附著牙齒表面的結石震掉。

牙結石的堆積會使牙齦發炎腫脹、牙齦萎縮牙周破壞,甚至使牙齒周圍齒槽骨下降、牙根暴露、牙齒外觀看起來變長。郭祉吟醫師表示,洗牙後,牙齦的發炎腫脹會消失,但已遭破壞的牙肉跟齒槽骨卻無法再生,牙根暴露出來,就會看起來像是牙齒變長,而牙根並沒有琺瑯質的保護,因此對於溫度變化刺激較為敏感,並沒洗牙而使牙齒敏感。

郭祉吟醫師提醒,如果牙周並沒有很嚴重的遭到破壞,在洗牙後的幾天會感覺牙齒較為敏免,建議要避免過熱、過冰、過甜及過酸的食物,幾天後敏感症狀就會緩解,但若是牙周破壞嚴重,則是需要花較多時間讓牙齒適應,並同時讓牙科醫師後續治療。

至於牙齒美白,郭祉吟醫師呼籲,想美白牙齒的民眾要改變飲食習慣,避免或減少飲用咖啡、茶類等容易染色的飲品,以及尋求專業的牙齒美白治療。

資料來源: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0611002307-260418

兒童防齲齒 每天至少刷牙2次(2017/6/11蘋果日報)

2017年06月11日

預防齲齒的產生,是兒童口腔保健重要的一環,據國民健康署資料顯示,臺灣5歲兒童齲齒盛行率在1995年約為89%,而2011年的調查約79%,但也同時發現0至1歲兒童齲齒情形是增加的,顯示兒童牙齒清潔,需家長的密切注意。

換牙過程也是家長經常煩惱的問題,小朋友大約從念大班起就陸續有牙齒鬆動或是新牙萌發情況。乳齒全部脫落大約會在小六至國一階段發生,家長常會因小朋友的恆齒已萌出,但乳牙尚未脫落而到牙科求診,希望拔除乳牙,可能造成小朋友的第一次牙科治療經驗就是拔牙,從此對牙科產生害怕的印象。

乳牙不適才須拔
通常開始換牙的部位是在下顎前齒區,恆齒在乳牙靠舌頭方向萌出,自然情況下乳牙會自動脫落,恆牙也會慢慢向前移動。因此除非小朋友因乳牙搖動造成不適、或影響進食、或因兩排牙齒清潔不易導致局部發炎等症狀,才需考慮拔除乳牙。

睡前要清潔口腔
若沒有齲齒問題,每天至少刷2次牙是足夠的。睡前做好口腔清潔也很重要,因睡眠時唾液的分泌會減少,唾液本身具有保護牙齒的成分,睡覺時若牙齒表面不乾淨,則齲齒或其他口腔問題發生的機會將相對提高。

因此習慣睡午覺的小朋友,可選在午睡前作一次口腔清潔。

小朋友進行口腔清潔時,由於牙菌斑的顏色與牙齒相近,可使用牙菌斑顯示劑染色協助,讓小朋友面對鏡子,告訴他用牙刷將染有顏色的牙菌斑刷掉,應該就是乾淨了。

這種方式可讓小朋友有明確清潔目標,多練習幾次後就會知道哪裡是較需注意清潔的部位。

作者 台大醫院牙科部 主治醫師 王姻麟

資料來源: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70611/37679757/

刷牙前牙膏不能沾水?不然等於白刷? 專家這樣解釋…(2017/6/10 ETNews)

時間: 2017/06/10 12:17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你刷牙刷了那麼多年,是不是每天擠上牙膏,沾一下水再放入嘴裡?但有一種說法是,刷牙前牙膏沾水等於白刷了。有專家表示,其實除了某些特殊牙膏遇水後活性成分會快速釋放而建議乾刷之外,牙膏沾不沾水對刷牙效果沒有直接影響。

口腔健康服務平台「河馬牙醫」刊登一篇文章指出,很久以前網上流傳著一種「乾刷法」,認為牙膏沾水後刷牙容易起很多泡沫,會讓人覺得已經刷了很長時間的牙,形成一種錯覺,但其實這時候的牙齒還沒被真正刷乾淨,而且牙刷一旦沾水,容易影響清潔成分發揮的效果。

文章說,其實除了某些特殊的牙膏,例如含有抗過敏成分的牙膏遇水後活性成分會快速釋放而建議乾刷之外,牙膏沾不沾水對於刷牙的效果並沒有直接影響。

文章進一步解釋,刷牙最主要目的就是清潔,而達到這個目的主要是透過牙刷和牙膏裡的摩擦劑在牙齒表面的摩擦來實現,還有一些表面活性劑和起泡劑達到輔助清潔的作用,這些成分一般是需要溶於水才能夠發揮作用,所以「刷牙前牙膏不沾水直接刷」的說法並不正確,沒有任何權威的研究結果支持這一說法。

那麽怎樣刷牙才是正確?文章指出,刷牙前喝一口水潤濕口腔後吐掉,然後正常刷牙即可;每天刷牙兩次,每個牙面都要刷,牙刷斜45度,放在牙齒和牙齦交界的地方,左右輕輕震顫;每次最少兩分鐘。

 

而《家庭醫生在線》也曾經報導,口腔本身是一個濕潤的環境,刷牙的時候因為牙刷和牙膏的刺激,唾液腺會更努力地分泌唾液,所以不管牙膏沾水還是不沾水,刷牙的時候都是在濕潤環境中進行。報導還說,如果是習慣把牙膏擠在牙刷上,然後在杯子裡沾一下水再刷牙的人,比較明顯的一個缺點是牙膏容易掉,除此之外對於刷牙的清潔效果並無影響。

另外,美國《Rally Health》網站曾經刊登文章,引述紐約曼哈頓牙科醫生Steven Goldberg指出,過多的牙膏並不有利於清潔牙齒。專家認為,小孩很可能將過多的牙膏直接吞下去,現在牙膏又普遍含氟,長期下來會導致孩子慢性氟中毒,出現疲乏無力、食慾不振、頭痛等症狀,也可能引起氟斑牙。

牙膏擠多少才最好?專家說,成人只要擠豌豆大小就完全能夠把牙齒刷乾淨,而6歲以下的兒童,米粒大小就足夠。

資料來源:http://health.ettoday.net/news/942081

醫病》植完牙就搞定? 牙醫:要小心3件事(2017/6/9自由時報)

2017-06-09 20:13

〔記者王捷/台南報導〕「植牙可以用多久?」這是牙醫師常聽到的問題,奇美醫學中心牙醫部贋復科主治醫師葉松穎說,植牙並非完美,假牙的感覺神經較不敏銳、細菌容易孳生,吃東西感覺較遲鈍外,也無法像避震緩衝器一樣可以將力道緩衝,因此在吃東西的選擇上要避免給予太大的咬力,所以一定要做好3件事,就是選擇選軟的食物吃、挑小的食物咬,並且保持好口腔衛生,才能讓假牙延年益壽。

葉松穎說,植牙也有可能生病,發生植體周圍感染或螺絲鬆動、斷裂、瓷裂等狀況,如果口腔健康、沒有抽菸等不良習慣、時時口腔清潔照護,依據文獻統計,有高達9成5的成功機率,且植牙也可以用很久。

但是也有口腔衛生不好,導致植牙失敗的案例,A先生因為上顎植牙支持的假牙出現問題,經臨床口內檢查發現,上顎現存有兩隻植體,右上顎的植體基台裸露,而左上顎植體是癒合帽覆蓋,另外於下顎有一組橫跨左右兩側的長徑距固定義齒,並於固定義齒內側發現佈滿厚厚的牙結石,依據牙周及影像學檢查,診斷為廣泛性重度牙周病。

不過,另一位B先生,在植牙前也是重度牙周病病人,透過牙周治療、補骨到植牙重建,不僅恢復臉型、咀嚼功能,同時也重拾自信心。而病人除了改進以前的口腔衛生照顧習慣外,也願意配合醫師「定期回診」,目前植體及其假牙使用狀況良好。

植牙要如何進行保養,就是要吃東西從小塊的、軟的食物開始吃、盡量避免在植牙區咀嚼太硬和大塊食物,減少對植牙產生過大的負荷力量,並且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可以根據假牙的種類,以牙刷、牙間刷、牙線、牙線穿引器、超級牙線及單束毛牙刷做搭配使用。

葉松穎建議,每3個月至6個月定期回診追蹤保養,才不會花了錢既傷神又傷心。

資料來源: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095082

全口速建固定假牙 讓爛牙戽斗教授開心笑了(2017/6/8自由時報)

2017-06-08 22:11〔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

一名60歲教授罹患牙周病、上顎剩4顆牙,戴活動假牙10多年,後來真牙也搖晃快掉光、牙齦萎縮也戴不牢,牙口不好、講話也漏風,但有冠心病使用抗凝血劑,全口植牙有風險,改做「全口速建固定假牙」植入4個植體後裝一整排固定假牙,今天出面分享經驗,終於能好吃、好說,開心露出燦爛笑容。

台中榮總今天發表「All-on-4快速全口固定假牙」進行全口重建,植牙美學中心主任陳惠鈴指出,這名教授齒槽骨萎縮,想全口植牙,但有冠心病使用抗凝血劑,必須多次補骨手術會有風險,加上嚴重咬合不正有戽斗等原因,經評估後改用全口速建固定假牙。

陳惠鈴指全口速建固定假牙是在單顎植入4支植體支撐的固定全頷牙橋,取代活動假牙,這名教授接受1次手術在上顎植入植體同時取模,並為他裝上臨時假牙,待數週傷口癒合再裝上全口固定假牙,療程共5個月。

陳惠鈴說,全口固定式植牙,需要一顆顆牙植入植體,單顎必須植入至少6至8個,骨質標準較高,患者如果齒槽骨萎縮嚴重可能要多次手術補骨,整體療程約1到3年,費用上百萬,All-on-4全口速建固定假牙,植體少且降低補骨風險,療程約花5個月,花費約60萬至80萬,術後每3個月回診追蹤,平常也要好好清潔。

口腔外科主任陳萬宜指全口速建固定假牙植入4植體,以前牙區的直立植體加上後方兩支傾斜植入的植體,上顎要避開鼻竇,下顎齒槽神經,牙周病科醫師黃良吉則說,此療程也能降低補骨機會。

陳惠鈴也提醒,民眾大多早晚刷牙就覺得足夠,其實三餐後也要刷牙,如果不方便也要用牙線或或漱口水,而且老人家因為口水少易蛀牙要更注意清潔保健。

資料來源: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093965

慎選植牙軟硬兼顧 低於行情價恐偷工減料(2017/6/8 NOWNews)

記者楊舒媚/台北報導 2017.06.08 / 12:41

隨著植牙普及化,不少牙醫診所推出超低價格吸引民眾。醫師提醒,在選擇植牙診所時,民眾應以其軟、硬體兩部分去作評比選擇,而非僅考量價格,才能確保自身醫療權益與安全,以免因貪圖一時便宜卻陷入健康危機,造成日後遺憾。

如何選擇適合的植牙診所?一直是缺牙患者最頭痛的問題。因為這麼高單價的療程,且要把人工牙根種到自己口腔中,若沒有找到優良專業的植牙團隊,不但醫療品質沒有保障,嚴重的話,還可能引發顏面發麻、植體外露、牙齦穿孔,牙齒比例不對等醫療糾紛。

玩美牙醫診所醫療團隊指出,植牙診所的優劣可從其軟體部分與硬體部分做評估。軟體部分指的是植牙醫師的專業度與經驗,除了選擇具植牙專科資格的醫師,植牙經驗也是決定植牙醫師技術優劣的關鍵。一位專業的植牙醫師,須長期執行過各類型植牙手術,累積充足經驗,才能在不同狀況下,做出對患者最有利的判斷。此外,專業植牙醫師會進行全口檢查與整體咬合評估,並非僅針對缺牙處治療,且會盡力留下好的牙齒,而非一味鼓吹拔牙、植牙。

至於硬體方面則是指植牙診所的相關設備,例如3D電腦斷層掃描、雷射手術設備等,能提高口腔檢查的全面性,並在手術時減小傷口、降低細菌感染的可能性等,讓手術更加安全,成功率也更高。

玩美牙醫診所醫療團隊舉例,牙科基本口腔檢查的全口攝影是2D平面影像,僅能判讀牙床高度與寬度,無法提供牙床厚度的判讀。這種情況下,很容易造成醫療診斷上的不精確,導致醫師可能在術中才發現患者條件並不適合植牙,或是植入植體壓迫到神經等疏失,對植牙患者風險是較大的。因此2D平面影像對於植牙手術而言,在安全性與成功率上來說較有疑慮。

玩美牙醫診所醫療團隊表示,立體3D斷層掃描可將口內軟硬體組織皆視覺化建立,同時考量前後、左右、上下等六度空間,讓醫師可在術前完全掌握患者口腔條件,確認患者骨質密度、牙床是否穩固;預先做好手術位置、角度、深度、施力點、植體大小、咬合、選擇適合植體與假牙材質、門面美觀等確認及準備,並建立全面的植牙計畫,可大幅提高植牙成功率及滿意度。

此外,以導入雷射手術來取代傳統手術刀,可在療程中縮小傷口並減少流血。玩美牙醫診所醫療團隊說,雷射精準且切口小,且高溫可立即止血,雷射的滅菌作用也能減少感染問題,降低術後的腫脹疼痛不適。

如果在軟硬體這兩方面都達到需求,基本上就是專業的植牙診所。玩美牙醫診所醫療團隊補充,上下左右的齒列咬合也是植牙成功與否的一大關鍵,專業醫療團隊會同時考量患者口腔咬合狀況,打造出受力均衡的咬合,以達到仿若真牙的植牙成果與使用年限。植牙患者術後應每半年定期回診洗牙並做檢查,以維持全口牙齒健康。

資料來源:http://www.nownews.com/n/2017/06/08/2553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