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2014 年 12 月

咬合不好竟掉牙? 醫:牙周病加重導致(2014年12月12日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 2014/12/12

高雄傳出一名中年男子因牙齒咬合不好,因而掉牙的消息,令人震驚!贗復牙周專科醫師趙培勳說,這名男子應是本來就有牙周病,而咬合不全導致牙周病加劇,才導致掉牙,並非咬合不全會導致掉牙。

趙培勳醫師表示,牙周病是慢性的齒槽骨破壞,通常都是因為口腔沒有徹底清潔,細菌引起牙菌斑,久了就有牙結石,導致各式各樣的細菌出沒在牙齒周遭,不停的釋放毒素,破壞齒槽骨,造成牙齒鬆動,嚴重時牙齒就掉落。而此病例中的男子咬合不全的問題,在臨床上稱為「咬合傷害」,是指牙齒已有位移,咬合改變,所以咀嚼時會有咬合干擾,加速牙周病惡化,使原本有牙周病的牙齒區塊更為鬆動。

咬合不全在一般臨床上的治療方法為調整咬合或做假牙。而牙周病則依病人牙周病嚴重的程度來做處理,讓細菌停止破壞,但牙周病是「不可逆」的,只能去除細菌,而被侵蝕的齒槽骨是無法回復到原來健康的狀態。

針對輕度牙周病患者(骨頭被吸收程度低於百分之20之病患);趙培勳說,每半年定期洗牙即可,而中度牙周病患者(骨頭被吸收程度介於百分之20-60),需要開刀將牙肉翻開,將牙結石刮乾淨,即所謂的牙周手術。重度患者(骨頭被吸收程度百分之60以上),一般來說,會建議病患拔除牙齒做假牙或植牙。

趙培勳醫師叮嚀,預防牙周病最好的方式是徹底清潔牙齒,使用牙線及牙間刷,睡前清潔徹底尤其重要,因為口腔的細菌為厭氧菌,睡眠時沒有空氣流通時,易孳生細菌。若民眾發現平時刷牙有流血、牙齦紅腫,或是牙齦有膿包、牙齒會晃動,務必要盡速就醫。

資料來源: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8649

歌唱得越好聽 上顎後牙植牙越困難?(2014年12月11日華視新聞網)

2014/12/11 21:07 記者王郁淳/台北報導

並不是任何牙齒及任何條件都可以植牙,植牙區塊中,上顎後牙就屬於較困難的植牙手術。某些唱歌越好聽,上顎竇共鳴越好的民眾,植牙困難度高。被同事封為歌后的李小姐,植牙後總是流鼻血,讓她滿腦子疑問?為什麼治療口腔會變成鼻腔的問題?後來追根究柢,原來是共鳴腔好的上顎竇搞鬼。專業牙醫師建議,上顎後牙植牙費工夫,應加強骨整合、軟組織修復,並與耳鼻喉科相互會診,成功率將提升且舒適度較佳。

上顎後牙為何植牙較困難?悅庭牙醫曹皓崴醫師表示,上顎植牙的成功率較一般植牙困難度提升5-10%以上。上顎上方接連上顎竇,功用在幫助過濾空氣、調節溫濕度、使頭部重量減輕以及產生共鳴,若腔室大則共鳴好、聲音大,相對會使下方牙齒骨質密度變低。當上顎後牙拔掉時,上顎竇下降,齒槽骨高度不足,會增加治療的困難度,所需復原時間也要拉長4-6個月。因此須要先重建好地基,做好上顎竇增高術,才能進行植牙。

上顎後牙植牙須治療較久且過程複雜,曹皓崴醫師說明,一開始先做上顎竇增高術,就如同填海造地一般,將人造骨粉放入撐開的上顎竇膜中,4-6個月後使齒槽骨再生。因上顎竇較軟,且補的骨粉若不足夠,都會影響植體植入。因此現在牙醫師會使用3D手術導航分析,可直接轉換成3D畫面,藉由術前仔細評估,如同模型般可計算所須填入的骨粉份量,填補的位置等,做好完整的術前分析,手術會事半功倍,也能減少過度穿鑿上顎竇,或過度補骨粉使微血管破裂而造成流鼻血等問題。

為了加強穩定,曹皓崴醫師補充,可搭配自己的血漿蛋白:先抽取20CC血液,運用PRF技術離心萃取技術,將血小板蛋白膜等生長因子分離出來後混入骨粉,讓傷口癒合更快速,也能使軟組織穩固。且因自己的血漿,較不用擔心植體和骨頭不相容的現象。合併PRF技術能增加上顎竇增高術、上顎後牙植牙的成功率,但須注意,PRF必須要有合格抽血護理師,注意感染控制設備。應參照牙醫院所感染控制SOP流程、JCI國際醫療評鑑提供的感染控制條件,對於消毒、空氣淨化、手術室、廢棄物處理都應做好感染控制的監控,以避免任一流程交叉感染。

曹皓崴醫師進一步說明,上顎後牙植牙的患者,也因為接近鼻腔,若是上顎竇發炎,更容易有鼻水倒流、流鼻血等情形,因此當手術患者感冒、或有特殊鼻竇黏膜增生的患者更須注意,須先以鼻腔、上呼吸道的疾病治療為優先,因此常偕同耳鼻喉科醫師會診。提醒要做上顎後牙植牙的民眾,應與醫師做好詳細溝通,藉由完整的3D手術導航術前檢查、搭配PRF及術後復原及耳鼻喉科的醫師會診,上顎後牙治療便不再太困擾了。

資料來源:http://news.cts.com.tw/nownews/society/201412/201412111556004.html#.VJJ4sCuUeSo

骨釘矯正讓您開懷笑 展現完美曲線(2014年12月11日NOWnews)

2014年12月11日 下午14:00 記者林志遠/綜合報導

現代人注意外表,許多人為追求一口美麗的笑容而費盡心思,事實上,牙齒的美醜與外觀有很大的關連,也會影響臉型,咬合不正也有可能會造成暴牙、戽斗或笑時牙齦外露而不夠美觀。現在想要整齊的牙齒、完美的臉型不再是麻煩事,牙科美學越來越進步,有許多方式可以改善咬合不正所帶來的困擾。

最常見的影響臉型的牙齒問題就是暴牙;暴牙可分為「齒性暴牙」與「骨性暴牙」,齒性暴牙就是常見的門牙角度「外飛」,通常透過一般矯正即可收到良好成效。但骨性暴牙並不是門牙角度問題,而是上顎骨突出,即使閉嘴,側面嘴型也會突出,同時有笑齦問題,像《大學生了沒》的前班底張艾亞(小白),在未矯正前,就有相同的煩惱。

碧礽牙醫院長吳碧礽醫師說明,以往針對骨性暴牙,都會採取正顎手術,但現在經專業醫師評估,將迷你骨釘依需要放置在最有利的位置,使牙齒移到理想的位置,能改善上下咬合與臉型,突顯齒顎矯正的治療效果,不必戴難看的頭套,也不必開刀,就能矯正骨性暴牙。

骨釘就是固定在牙齒上方的齒槽骨上,提供強而有力的、較穩固的錨錠支撐,幫助牙齒往期望的方向移動。好比在牙齒後方打樁,加強矯正力使矯正拉力可以完全作用在牙齒上。

打骨釘聽起來似乎很痛,但其實迷你骨釘並不是「拿鐵鎚敲打」,而是像螺絲釘一樣,將骨釘旋轉入骨頭內,加上局部麻醉,其實過程並不繁瑣,不會有流血不止的狀況,加上骨釘的直徑相當小,幾乎都不超過2mm,也能降低患者的不適感。

吳碧礽說明,迷你骨釘應用層面相當廣泛,適合改善輕微暴牙、笑齦問題(牙齦外露)、深咬、齒列需後退等情況,尤其針對笑齦問題,透過在大臼齒部份加上骨釘,可幫助門牙上方骨頭往內拉,有效改善牙齦突出的問題,讓笑容曲線更完美。

事實上,現在牙科矯正已經能同時達到矯正牙齒及修飾臉型的作用,不過仍需要專業醫師評估,並與患者做詳細的溝通。針對患者牙齒狀況,提供最佳個人化治療方式,若患者對外觀要求較高,搭配迷你骨釘,就能讓滿意度大幅提昇,整牙也能達成微整形的效果,使笑容更燦爛迷人。

資料來源:http://n.yam.com/nownews/healthy/20141211/20141211741221.html

喝水牙會痛 照X光找病因(2014年12月7日聯合晚報)

【聯合晚報╱記者陳麗婷整理】2014.12.07 01:45 pm

問:我的牙齒表面上看起來很正常、沒有蛀牙,不過只要一吃東西,就會覺得很痛,尤其最近兩、三周連喝水都會痛,請問這可能是什麼原因引起?該如何治療、改善? (台北市,上班族)

雙和醫院牙科部主任黃茂栓答:

引起牙痛的原因很多,例如輕微蛀牙或牙齒臨界面蛀牙,就會感到牙痛;牙周病造成牙齦萎縮、牙根暴露或是牙齒有裂縫等,都可能造成牙痛,尤其牙裂或蛀牙也可能藏在某個牙齒介面,光照鏡子,不見得看得出來。

不同原因引發的牙痛,症狀也不相同,牙周病症狀主要是咬東西時使不上力,對冷熱食物敏感、悶痛,但痛的範圍較不明確;牙齒有裂縫則是咬到某個點時,會感到有尖銳的痠痛。

而最常見的蛀牙,初期不太會痛,但若已蛀到牙神經,就會感覺持續性疼痛,如果不治療變得更嚴重時,甚至會突然感到劇烈疼痛。因此,不管是哪一種疼痛,一定要先就醫檢查,透過照X光片等檢查找出原因,並且立即治療,避免繼續惡化。

要預防牙周病、蛀牙,平常要徹底潔牙,每天至少早、晚餐後各刷牙一次,並搭配使用牙線清潔,還要定期到牙科洗牙、檢查。如果蛀牙已蛀到神經,就要進行根管治療,牙裂則要由牙醫師評估,用補牙或戴牙套等方式改善。

資料來源:http://udn.com/NEWS/HEALTH/HEA2/9114840.shtml

兒童舒眠鎮靜 看牙不再罵罵號(2014年12月4日中時健康)

【中時健康 楊舒媚/新竹報導】2014.12.04

許多人只要聽到牙醫那尖銳的高速震動電鑽噪音,就嚇得頭皮發麻、汗毛直立,寧可消極面對牙齒問題,也不願踏進牙科診所一步。根據牙醫師公會調查,全台有超過1800萬人害怕看牙醫,統計更顯示國人對看牙醫有極大負面恐懼,也因此牙醫診所是不少民眾避之唯恐不及的地方。

許多牙醫恐懼症患者都是因為兒童時期在心中留下恐怖的看牙經驗,即便長大成人仍無法控制恐懼情緒、突破心理障礙;對於兒童牙醫而言,不停哭鬧的孩子不僅家長無可奈何,醫師更擔心因為哭鬧躁動而受傷的問題。新竹品味及品悅牙醫兒童牙科專科廖桂君醫師表示,隨著牙醫技術發達進步,透過兒童舒眠鎮靜已可幫助有牙醫恐懼的兒童病患放鬆情緒,只要閉上雙眼睡個覺,醒來後牙齒就已恢復健康且對治療過程不會留下痛苦印象。

廖桂君醫師進一步說明,國際公認最有效的牙科鎮靜技術之一的「兒童舒眠鎮靜」是最新式的標靶控制輸液技術,主要是由麻醉專科醫師利用TCI電腦監控軟體精算出符合患者的最適當藥物劑量,並透過靜脈注射方式給予短效型鎮靜藥物,能讓兒童快速進入睡眠狀態,並在放鬆無壓力的狀態下完成牙齒治療,卻對治療過程不會留下任何記憶與恐懼感。與傳統所採用的笑氣、口服鎮定劑等方式相比,傳統方式的效果短暫,且患者仍會聽見、看見器械聲音和治療過程,無法有效紓緩疼痛與心理壓力。

廖桂君醫師特別指出,舒眠鎮靜其實安全性高,也早已廣泛應用於無痛鏡檢查,透過TCI電腦監控,手術完成後,病患能在二十分鐘內自然甦醒,並在休息片刻、醫師確認身體安全無恙後就能回家,極少有頭痛噁心的副作用,舒眠鎮靜所選用的靜脈藥物安全度非常高且代謝快,不會影響孩童發展。與傳統插管全身麻醉相比,舒眠鎮靜是靜脈鎮靜,患者可自行呼吸、不需插管,恢復快且無喉嚨痛、噁心嘔吐等副作用;相對的,屬於吸入性麻醉的全身麻醉則需透過插管來協助呼吸,恢復慢且易出現喉嚨痛與噁心嘔吐的症狀。

兒童牙科舒眠鎮靜除了可減緩兒童看牙齒的焦慮及恐懼,降低兒童因害怕而躁動受傷的機會,亦可一次進行多顆牙齒或較複雜性的治療,去除孩子因多次治療造成之身心壓力及痛苦,更能建立兒童對未來牙科治療有較正面的態度,適合有看牙恐懼、需進行多顆複雜牙齒治療、身心特殊需求者等兒童患者進行,非常值得家長以及有牙醫恐懼症患者的參考,可理想改變患者對牙科治療的恐懼心態,更能減少日後因恐懼看牙所衍伸的多種口腔問題。

資料來http://health.chinatimes.com/contents.aspx?cid=5,69&id=18518

牙周病作怪 28歲女子3年4流產(2014年12月2日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周慧盈北京2日電)

中國大陸湖北省武漢市一名28歲女子最近3年經歷4次流產,檢查結果竟是牙周病作怪,治療後,日前喜獲一女。

武漢晚報近日披露,當地一名楊姓婦女結婚3年後懷孕4次,但每次都莫名其妙自然流產。楊女雖到多家醫院做了生殖系統相關檢查,卻沒有發現任何異常。

楊女今年因為牙痛睡不著覺,到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口腔中心求診,醫生發現她有嚴重牙周病,牙齒鬆動不整齊,還有大量牙結石,因此提醒她盡早治療,否則會導致流產。楊女這才恍然大悟。

她說:「要不是牙疼來看牙找到了病因,我哪能順利懷上寶寶。」在牙周病治療後,楊女11月喜得一女。

報導引述武大人民醫院醫師表示,罹患牙周病的孕婦發生流產或早產的機率,是口腔健康孕婦的7倍。

醫生解釋,孕婦因為體內荷爾蒙及血液循環的變化,牙齦容易腫脹受傷,牙床也容易鬆動,較一般人更易潛藏細菌。因此即使只是牙齦發炎,也可能引起細菌進入血液,並透過胎盤影響胚胎發育,造成子宮收縮,引發流產、早產等情況。

醫生建議,女性在準備懷孕前,最好進行口腔檢查,全面了解牙齒健康情況。1031202

資料來源:http://www.cna.com.tw/news/acn/201412020086-1.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