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乾 唾液分泌少 齲齒機率高(2017/5/21蘋果日報)
2017年05月21日
少年要顧,吃老免煩惱。齲齒(蛀牙)和牙周病是造成牙齒病灶脫落的主要原因,且都是經由牙菌斑內細菌引起的。
齲齒發於酸性環境
牙菌斑內嗜氧菌會分解單醣量高的食物殘渣,產生強酸。牙齒若長期在酸性的環境下,牙齒本身的礦物質結構會脫鈣(去礦化),齲齒就發生了。因此喜攝取單醣量高的飲食,有口乾症與唾液分泌減少者,都屬齲齒的高危險群;此外,有牙縫者,或裝有固定或活動假牙者,食物或牙菌斑容易堆積於縫隙或牙套邊緣。一旦牙齒的鄰接面或近牙齦處有齲齒,較不易被發現,且此處的蛀洞填補也比較不容易。
牙菌斑引發牙周病
牙齦邊緣牙菌斑內的厭氧菌或兼氧菌會分泌毒素,引起牙齦的發炎反應,牙齦紅腫流血。若及時接受治療,則癒後良好。
若不治療或讓牙菌斑繼續堆積,發炎會擴散到下層的齒槽骨。當齒槽骨大量破壞,牙齒就無力咀嚼食物,鬆動移位、暴出、變長,最後脫落。吸菸者和糖尿病患者是牙周病的高危險群;菸中的尼古丁和糖尿病患者體內的醣化終極產物,會加重了細菌造成的免疫發炎反應,加速牙周組織破壞。
刷牙去除牙菌斑是預防齲齒和牙周病最主要的方法。
選擇適當潔牙工具
日常居家應選擇適當的潔牙工具,藉由機械磨擦徹底清除附著於牙面的牙菌斑;對於堆積於縫隙旁的牙面、牙頸部及牙冠與牙齦交接處的牙菌斑更應要仔細地去除。也可選用含有氟化物的牙膏加強牙齒的再礦化。
初期齲齒和輕度牙周病常沒有症狀,應定期至牙科門診做口腔回診;牙醫師除了清除您的牙結石外,還會檢查及治療牙齒病灶。並指導您口腔衛生的維護,杜絕牙齒和牙周組織進一步的破壞,共同維護您的牙齒健康至晚年。
台大醫院提供
作者
台大醫院牙科部
牙周病科主治醫師
劉謙美
資料來源: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70521/37657532/
Comments are Closed